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2001年末,全国人口总量127627万人,其中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经济活动人口占58.3%,达74432万人。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经济活动人口也相应增加。1998年为72087万人,1999年为72791万人,2000年为73992万人。从1998~2001年,四年共增加近200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00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发展经济十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就业形势严峻。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
一、我国社会失业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失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失业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现象,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失业现象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
第一,我国失业率和失业人口数量在世界各国中都是最严重的。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01年主要国家失业率是:美国4.1%、日本4.8%、德国8.1%、英国5.3%、法国10.0%、意大利10.8%、加拿大6.8%、俄罗斯7.0%。虽然我国登记失业率较低(2001年只有3.6%),但实际失业率要高得多。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按国际定义规定的失业标准,我国城镇失业率为12.3%,远远高于世界主要国家。而且由于我国劳动力绝对量大,失业人口的数量也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解决就业问题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困难。
第二,我国失业形式多样,登记失业与实际失业差距很大。国外登记失业与实际失业基本一致。我国失业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登记失业,即按照失业登记条件向当地就业服务机构登记的失业人员。二是下岗未就业人员,这部分的比例越来越大。1998~2002年,下岗未就业率分别为50%、58%、64%、70%、74%。三是隐性失业,即形式上有工作岗位,但这些单位人员过剩,形成大量下岗后备军,是今后下岗的对象。四是潜在失业,指农村失业人口。当前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十分严重。从统计资料看,2001年农村经济活动人数与就业人数相差无几,已经充分就业。实际上,农村过剩劳动力潜藏在每个农户中。相对来说,登记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较易解决,而隐性失业和潜在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解决的难度要大得多,解决的时间也要长得多。
第三,我国劳动力总供给超过总需求,产业后备军转化为失业后备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周期从危机到繁荣的不断变动,由于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动,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动,由于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动,社会保存适当的失业人口是必要的。他们是产业后备军。在经济快速增长、市场商品供不应求等情况下,能够及时为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供补充劳动力。因此他们会从产业后备军转化为现役产业军。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产业后备军的特点时指出“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在工业开足马力工作的时期可以随意使用,而由于必然随着这个时期到来的崩溃又被抛到街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49页)。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大大超过需求总量,由于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潜在失业逐渐现实化,失业现象更加严重。隐性失业、潜在失业就成为失业后备军。他们有的将成为流动失业人口,有的将成为停滞失业人口,从而大大加重了就业压力。
第四,我国失业情况严重的根本原因是资源失衡,即劳动力资源超过土地资源、自然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对劳动力的需求。世界各国失业成因各有不同。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也有结构变动和市场变动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为劳动力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强调每个劳动者“各尽所能”、“大家都同样必须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43页)。我国存在的失业问题,根本原因是资源占有失衡。例如我国耕地面积只占全世界7%,而人口则占全世界22%,耕地与人口的比例严重失衡。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金短缺,投资不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无法充分利用。这种情况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从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也可看出失业现象的长期性。据第五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显示,失业人员年龄在36~45岁的占31.2%,在46~55岁的占41.5%。就是说中壮年失业人员占72%。可以看出,我国就业压力不是短期可以缓解的。
第五,我国失业人员职业构成和文化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从一般职工向专业人员扩展,从低文化程度向高文化程度扩展。据第五届全国职工队伍调查显示,失业人员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其中初中及以下的占49%,高中、高职占29.9%。随着高校扩招,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大专毕业生就业岗位不足的现象逐渐突出。200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0%、65%、50%,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高校毕业生212万人,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今后仍难缓解。
二、失业是社会的沉重负担
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给失业者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也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
第一,失业是劳动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就能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劳动力如果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不能生产任何东西,不能形成任何财富。失业意味着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这种珍贵的社会资源就不能发挥作用,完全被浪费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能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44页)。
第二,失业降低了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失业人口的存在,对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发生严重影响。这是因为,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降低了工资水平。为了维持生活,失业者不得不接受低工资。其次,失业者的生活需求,除从国家或社会得到一定补贴外,还要从在业的家庭成员中获得救助,从而降低按人平均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实际上,失业人员是由在业人员供养的。我国城镇贫困家庭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家庭成员下岗、失业造成的。据1993年统计,城市家庭平均就业率为58%,而贫困家庭的就业率仅为44%。这个材料较陈旧,但大致反映了城市贫困与家庭就业的关系。这就是说,虽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失业情况严重,就业岗位不足,以及有些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镇最低收入水平,因而一部分城镇居民成为贫困人口。这是一种失业型贫困。
第三,失业影响了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下,以新技术代替过时技术,以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代替效率低的机器设备,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是有条件的。对社会来说,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可以减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但对企业来说,则要进行成本比较。如果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虽可减少劳动力,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但机器设备的购置和使用费比工资成本高,则企业宁愿使用效率较低的设备,用手工劳动代替使用机器。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像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08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使用哪种生产方法,要进行成本比较,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使商品更便宜。因此大量工资低廉的失业人员的存在,是企业使用机器的障碍,是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
第四,失业增加了财政负担。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健全,在2.4亿城市职工中,参加失业保险的不到一半。而为数达5亿的乡村劳动者中,参加失业保险的更是微乎其微。国家财政的负担,包括就业经费投入,辅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对失业人员给予生活补助和救济,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特殊困难,如疾病医治等,使他们能够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这些都需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只有提高就业率,国家财政负担才能逐渐减轻。
第五,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失业人员与在业人员收入水平的差距,由失业造成的贫困状态与社会高收入人群的富裕水平的差距,容易造成失业人员的心理失衡,可能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出一些违法违规的举动,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缓解失业也是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把社会负担转化为社会财富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减少失业人员,把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利用起来,把失业人员从社会负担转变为社会财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已经采取多项政策,做了多方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针对当前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的局面,必须要有新政策新措施。这里仅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最根本最主要的要靠发展经济。我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100万~150万个就业岗位。如果我国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每年保持7%~8%的增长率,就可吸收大部分新增劳动力,减轻就业压力。此外,增加就业经费,增加财政扶贫,增加失业救助,增加公共投资,也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才能增强国力,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第二,投资开发劳动密集型公共产品。我国当前一方面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另一方面一些公共产品十分缺乏,国家应大力组织社会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公共产品,例如整治山河、修筑公路、美化环境、清洁城镇;国家还应加大对农村医院、学校、文化设施等投资,利用当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的条件,大力改善城乡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惠及后代。
第三,加大再分配力度。财政是社会再分配的主要方式。一方面国家要加强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家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扶贫力度。据报道,今年财政扶贫投入资金299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我认为这是不够的。今年国家税收大幅增长,1~4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25.8%,达7077亿元,增收1453亿元。而国家扶贫支出只增加不到3%,这是很不相称的。建议每年扶贫开发资金应高于税收增长1~2个百分点,至少应同比例增长,而不应低于税收增长比例。同时,要积极通过服务产业进行再分配。大力发展文化、娱乐、旅游、餐饮等服务产业,鼓励人们加大服务消费,扩大服务产业就业人数和就业比重。
第四,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发荒山、荒地、滩涂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源。谁开发,谁使用,谁收益,长期不变。企业开发与个人开发一视同仁。
第五,鼓励创业。凡投资创业,自我解决就业问题,或者吸收一定数量职工的中小投资者,可给予减免税优惠。
发言人主要职务: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大会发言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