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2018-01-11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海运仓内参

近日,柳云龙自导自演的谍战剧《风筝》在电视上热播,凭借传奇的故事背景,精彩的情节对白和富有深度的人物塑造,这部剧赢得了巨大的人气和广泛的好评。

1月11日晚间,《风筝》终于将在高潮中迎来大结局,但《风筝》掀起的新一轮谍战剧热潮,恐怕还要有一阵子才能散去。

在《风筝》中,主创人员刻画出了一个敢爱敢恨而又忍辱负重、立体多面而又大义凛然的潜伏特工形象——郑耀先。作为潜伏在国民党“军统”系统的王牌特工,这个角色获得了大量观众的喜爱。

而这部剧和剧中虚拟角色的火爆,也激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和真实的国共谍战的兴趣。剧中的那些人物,在历史上是否有一定的原型?在现实之中,有哪些知名的情报工作者?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海运仓内参”(id:hycplb)将对两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共情报工作者,做一番介绍。

“中共特工之王”李克农

在革命岁月之中,中国共产党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们在历次战争之中,以奋勇突出的表现名震四方,1949年后,这批将领纷纷被任命为将帅,取得了他们应得的荣耀。

其中,开国上将的地位,仅次于“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然而,而在诸位开国上将之中,却有一个人和其他上将不同。他不曾在公开资料中指挥过哪场大战,在公众眼中也十分神秘,他,就是被称作“中共特工之王”的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李克农。

当别的将帅在战场上威风八面,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时候,李克农却躲在幕后,恨不得所有人都不认识他。但是,将帅们能在硝烟战场上纵横驰骋,皆有李克农在隐蔽战场的幕后之功。毛主席接见外宾时,曾自豪地向外宾介绍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作为早年就投身革命的革命老将,李克农在情报工作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早在1928年,时年仅29岁的李克农就开始在上海执行敌后工作。

1928年秋,李克农与当时的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人罗绮园取得联系。根据党的指示,他与宣传部干事潘汉年一道创办小型报纸,先办《铁甲车》,后办《老百姓报》,由李克农任经理,潘汉年任编辑。大约在1929年初,经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决定,李克农被调到沪中区委任宣传委员。

1931年8月,李克农奉命撤离上海,奔赴江西苏区。当他返回瑞金时,新的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正在组建党委领导下的肃反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李克农被委任为该局执行部长。不久,又被调至前方,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和工作部部长等职。在他的领导下,红一方面军所属一、三、五、七、九5个军团的政治保卫分局迅速建立起来。

1941年2月,李克农奉命撤回延安,3月,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9月,中共中央情报部成立,毛泽东提名李克农任副部长。这期间,他参与领导了各地秘密情报组织的建设工作,并着力建立了中情部西安情报系统,使之逐步成为我党开展北方工作的基地,给党及时地提供了决定政策行动的很多重要机密情报。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全党全军的心情都十分振奋,但是,作为情报工作主观,李克农却并没有放松警惕,越是这种时候,敌人就越可能趁虚而入,对革命造成伤害。

尽管肃特工作成效显著,但仍有不少敌特人员潜伏在城内。为确保万无一失,李克农向中央建议暂时住在香山。在征得中央同意后,李克农就和北平市公安局秘书长刘进中一起赶往香山双清别墅,亲自检查毛泽东住所。

凌晨两点,获悉毛泽东已经出发前来的消息,他吩咐便衣队队长到毛泽东下车处进行保卫工作,自己留在别墅和战士们一起进行最后一次彻底清查。就在此时,李克农接到警卫战士一个惊人报告:在预备给毛泽东居住的房间一角,发现一枚炸弹!

按说,双清别墅有哨兵日夜看守,事先曾多次进行排查,应该是滴水不漏的。只是李克农心细,才让战士们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没想到真的出了问题。面对炸弹,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李克农大吼一声:“愣着干嘛!”大家很快回过神来,对中央首长的住处再次进行了全面检查。45分钟后,确信没有其他隐患后,毛泽东等人才进入各自房间。

打入台湾的最高“卧底”吴石

像李克农这样杰出的情报工作领导者,虽然也有极为传奇的工作经历,但由于其身处领导岗位,知名度高,自然不可能像电视中的柳云龙、余则成那样以“卧底”身份活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电视剧塑造的“卧底特工”没有原型,恰恰相反,事实上,有不少中共情报工作者,在国民党系统内部长期潜伏,在隐蔽战线上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

而其中相当杰出,而又相当有悲壮色彩的一位,就是1950年在台湾慷慨就义的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

吴石在国民党内地位相当高,早在1930年代,这位青年将领就颇受蒋介石的器重,此后仕途一路顺风。但是,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发展,他渐渐发现了国民党政府的独裁与腐败之处,逐渐倾心革命,最终与中国共产党产生了联系,主动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的潜伏工作者。

尽管早就倾心革命,但是,当1949年革命即将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他却并没有选择留在大陆,分享革命胜利的喜悦,而是毅然决定潜伏,跟随国民党政府迁台,继续为组织提供重要的情报。

这一壮举,很容易让人想起《潜伏》中余则成的结局,当时,潜伏在国民党情报系统里的余则成也选择了前往台湾,继续为组织效力。

然而,《潜伏》里并没有提到那些前往台湾的同志的结局,他们的结局,无疑是悲壮的。

1950年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地区的情报工作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后叛变,保密局从蔡孝乾的笔记本上查见有吴石的名字,吴石的身份随即暴露了。吴石当时在军中的地位很高,连蒋介石也不相信吴石是共产党的情报人员。参谋总长周至柔因此指示保密局再进一步取证。专案小组组长谷正文少将前去拜访吴石夫人王碧奎,谎称自己是吴石任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的老部下,以关心为幌子,套出吴石曾会过另外一位潜伏战线同志朱枫的消息。蔡孝乾也供出吴石与朱枫多次见面。毛人凤不敢怠慢,立即呈报蒋介石。

蒋介石遂令周至柔马上调查吴石。在搜查吴宅的过程中,查到了他亲笔签发给朱枫的《特别通行证》。这样,台湾当局不但摸清了失踪多日的朱枫的去向,也为吴石的“叛逆”最后定了罪,立即下令逮捕吴石、朱枫,由蒋介石委任特别军事法庭审结,判死刑,立即执行。

最终吴石将军吟诵他在狱中所作“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的绝命诗从容赴死,留下了丹心常在。

2013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建设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在风景优美的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落成,在广场中央,吴石的雕像高高伫立,纪念着这位英雄。

资料来源:中国网、环球网、东南网、芜湖政协网等

编撰 / 杨鑫宇 编辑 / 苍 南

【责任编辑:李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