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海岸与城市”系列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殷泽昊 杨雪丹 马跃华 苏伟珍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厦门海域面积333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65公里,可谓“海在城中,城在海上”。从古时白鹭栖息的鹭岛,到抵御外敌入侵的海防重镇,再到如今的国际化海港,厦门与海洋一直密不可分。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以两岸融合为特色,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追求,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多年来充分发挥体制改革“试验田”、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用,不断向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数不清的称号不足以完整展示这座海上花园城市之美。时至今日,再看厦门,这里有城市休闲好去处的十里长堤,有兼具渔港文化和多元建筑风格的沙坡尾,还有在滩涂上种出的红树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厦门正立足自身特色,沿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的方向向海图强。

厦门,与海的故事还在续写……

升级体验,吸引八方来客

七月盛夏,厦门五缘湾。海风劲拂,游客更添“扬帆”出海的兴致。在五缘湾游艇帆船码头,记者看到许多游客在等待乘坐帆船出海游玩。“五缘湾的帆船船艇空间宽敞,行驶平稳,很适合带着全家人一块儿来体验。”来自河北的李先生一家是第一次来到厦门旅游,除了看看风景,他更想体验“能让自己和大海热情相拥”的亲水旅游项目,五缘湾游艇帆船码头便成为他来到厦门旅游的第一站。

一艘客滚轮驶过厦门海沧大桥。杨雪丹摄/光明图片

“五缘湾的帆船是龙骨帆船,号称‘海上不倒翁’,船艇行驶安全平稳,亲水性强。”五缘游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芳芳介绍,五缘湾水深、风力等自然条件适合游艇、帆船的行驶。2024年春节、五一期间,五缘湾码头共接待游客超8万人次。

五缘湾游艇帆船等体验项目的火爆,是厦门打造“主客共享”全域旅游格局的缩影。近年来,厦门在“体验”二字上下功夫,结合自身的滨海优势,打造了一批深受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喜爱、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滨海体验项目。

上午在五缘湾体验游艇帆船出海,下午到环东浪漫线滨海水运动度假区玩水上飞人,傍晚坐上“屿见·海上游”游船欣赏鹭江两岸灯光秀,晚上再到集美十里长堤听演唱会、吹海风……许多厦门滨海体验项目,正在成为游客旅行计划中的“必选项”。数据显示,2023年,来厦游客的人均花费为1427元,游客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游览支出占比分别为26%、21%、19%、16%、7%、4%。“近年来,游客消费中,游览费用占比较低。”厦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正在积极推动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引导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产业链更长、更可持续的体验旅游转型。

厦门拥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具有发展邮轮游的天然优势。2021年,厦门市发布的《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厦门将全面落实全域旅游和国际化旅游发展战略,整合优化滨海旅游资源,大力提升滨海旅游业,壮大邮轮旅游,发展海洋旅游综合体,建设国际级浪漫海岸线和国际著名邮轮母港,着力打造国际滨海旅游名城。

“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是国家确定的邮轮试点示范港之一。厦门邮轮母港硬件基础良好,拥有长达1418米的码头岸线,拥有三个国际邮轮泊位,可以同时容纳多艘大型邮轮,具备接待22.5万吨大型邮轮的硬件条件。”和平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辞介绍,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一小时内可覆盖“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中山路等厦门核心景点,与机场、动车站交通换乘便捷,可高效落地“邮轮+旅游目的地”产品,发挥对厦门及周边地区文旅产业的拉动作用;从厦门出发的邮轮航线,可前往东亚、东南亚多个目的地,拥有多样化航线、主题,为来厦乘坐邮轮的旅客提供了多元选择。

以文润城,厚植鹭岛底蕴

“兴啊!旺啊!发啊!”在位于厦门沙坡尾的厦港龙珠殿王船文化展示馆,船工们正向来客展示非遗项目送王船仪式,一声声船工号子,震撼人心。在厦门思明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吴淑梅的介绍下,参观者才听懂了这些船工用闽南方言喊出的号子。“向海图强的精神一直印刻在厦门的基因里。”吴淑梅说,“送王船传递着先辈向海谋生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其中体现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2020年12月17日,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经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人看到了厦门海洋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我们要把这种向海图强的精神和韧劲传承下来、传播出去。”吴淑梅介绍,送王船是厦门重要的文化标志。厦门梳理了与送王船有关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形成送王船文化旅游路线,让更多人感受到海洋文化对厦门城市精神的塑造。同时,文化馆还面向青少年开设了海洋文化体验课程,游客可以预约参与制作风帆、打绳结等活动,感受先辈向海谋生的不易和克服困难的智慧。

除了厚重的传统海洋文化,现代艺术也在厦门与海洋相遇。走进厦门翔安区澳头超旷美术馆,数十位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渔村。翔安海底隧道的开通让厦门市区通达这里的路程大大缩短,古朴的澳头渔村进入更多人视野。

2016年,澳头被确定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澳头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产业,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在超旷美术馆,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参观。“从市区到这里车程很近,周末带着孩子走进乡村,感受艺术氛围是特别好的选择。”厦门市民汪女士向记者介绍,她经常和家人朋友来澳头过周末,有时还会选择在特色民宿住一晚,还能参与拓染、刺绣等公益艺术活动。

“我们整合资源,充分规划利用各类空间,打造了超旷美术馆、容美术馆等多个艺术空间,为艺术展览、行业交流提供场地。同时,还将危房改造为艺术客栈,吸引游客留宿澳头,带动餐饮、观光等相关产业发展。”澳头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澳头社区已由海边小村蝶变为集海洋渔业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渔港特色小镇,多家艺术机构依托新增的文艺空间举办跨界艺术展览,将文创发展和特色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属于澳头的文化名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澳头村的变化是厦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缩影。在厦门,还有《小城春秋》沉浸式戏剧、小白鹭艺术团的公益演出等融合厦门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等待着市民和游客去发现和感受。当旅游因文化而更有意义,文化因旅游而传播得更远,文旅融合的成效便更加鲜活、具体。

修复生态,提升城市颜值

仲夏黄昏,漫步于筼筜湖畔,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湖面上,成群的白鹭在空中盘旋,轻盈的身姿与夕阳的余晖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但谁能想到,曾经的筼筜湖被周围的居民称为“臭水湖”?20世纪70年代,筼筜港因筑堤围湖而消失,化为较为封闭的筼筜湖,面积仅1.6平方公里。失去与海洋的对流,加之城市污水激增,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臭气,水生生物的影子难寻。如今,污水处理工程已见成效,湖水日清,鱼虾成群,久违的白鹭又成群结队地飞回来了。

“从1984年起,针对筼筜湖,厦门市持续开展五期综合整治工程,先后关停搬迁筼筜湖周边125家污染企业。”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第五期综合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筼筜湖边打卡,曾经的‘臭水湖’变成了‘城市会客厅’。”

随着筼筜湖区水质显著改善,湖区的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据统计,近年来共发现游泳生物63种、底栖生物3门14种、浮游植物7门12种……

30公里外的下潭尾红树林生态系统曾因湾区内荒滩杂乱、养殖无序而急剧退化。经过综合治理,如今红树林在下潭尾茂盛生长,如翡翠般镶嵌在蔚蓝的海面。

“为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我们从退养清淤、围堰造滩,再到种植红树林,至2020年共修复下潭尾红树林面积达85公顷。”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工作人员郭秋灯表示,“随着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我们还为其修建了配套设施。厦门市民和游客纷纷来到下潭尾红树林生态公园,享受赏林、观海、看鸟的乐趣,只为体验一场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随着生态修复的逐步深入,红树林生态区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明显增加,其中物种总数增加2.4倍,生物量较修复前分别提高2.99倍、4.76倍和1.19倍。“林—滩—海”生命共同体和红树林生态屏障愈加稳固,海岸带生态活力与韧性不断增强。

“遇到中华白海豚的频率越来越高了,基本上看不到明显的海漂垃圾。”生态修复的成效市民和游客有目共睹。多年来,厦门不断强化保护修复,制定了海岸线保护计划,并成功实施了观音山、鼓浪屿东岸等地的沙滩修复与保护工程,修复总面积逾65万平方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保护海洋生态资源,是促进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碧水蓝天下,白鹭翩跹,红树林繁茂,厦门海岸线重焕生机。这不仅为城市颜值加分,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1日 12版)

田昭武 叶铭汉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王哲荣 黄文虎 潘际銮 李三立; 余国琮 张子仪 陈敬熊 毛用泽 朱兆良 戴永年 潘自强 文圣常 徐性初 陈念念 追思 沈福存 郭汉城 陈文新 叶可明 李正名 张涵信 叶铭汉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