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船海装备创新研发中心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为核心组建,主要从事高技术船海装备的研究、研发以及设计工作。
中心成员理论水平高,设计经验丰富,已经为我国造船、交通运输、海军装备、海洋开发等部门培养了众多的高级科技人才,同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设计成果,设计开发了各种类型的船舶和海洋平台产品。
中心人员包括船舶总体、结构、性能、建造工艺、舾装、轮机、电气等各专业的科技人员,其中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等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有二十余人,技术力量雄厚。
主要研究与设计领域
1) 高技术船海装备的创新研发;
2) 各类船海装备的研发和设计;
3) 海洋平台及浮式生产系统的设计研究;
4) 海上施工技术与装备设计研究;
5) 疏浚技术与装备研究与开发;
6) 海上风机研究与开发;
7) 海上风机安装技术与设备研究与开发;
8)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流体动力性能计算分析;
9)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强度与动力响应计算分析。
本中心在船舶设计与新船型开发方面,研究设计了多种类型的船舶,已建造使用的有万吨级浅吃水运煤船、1500客位沿海双体客船、5000t级近洋干货船、钱塘江1000t级江海联运货船、黑龙江1500t级江海联运货船、1500t级沿海货船、100TEU集装箱船、300客位内河双体船、260客位岛际客渡船、40卧位黄浦江豪华游船、35m浅海高速交通艇、单机啮合式双桨拖船、汽车渡船、起重船、2000m3自航开体泥驳等七十余艘。此外还对大型集装箱船、滚装船、23.8万吨级油轮、7.5万吨级双壳巴拿马型散货船、15万吨级单机啮合式双桨浅吃水油船、小水线面船、高速多体船型等开展了设计研究。承担的“浅吃水和超浅吃水运输船型研究”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海洋工程方面,结合各种实际课题,对多种型式的钻采平台、施工平台、风电安装平台、坐底式生活动力平台、组装式浅海钻井平台、海上油田浮式生产系统和半潜式钻井平台等进行了多年研究开发与设计,发展了平台设计方面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浅海石油勘探开发作出了贡献。特别是与胜利油田合作研制的极浅海步行座底式钻井平台“胜利二号”,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世界博览会金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
在海上施工技术与装备的设计研究方面,设计开发了我国第一艘大型软体排铺设工程船“长江口一号”,后又设计开发了“长江口二号”、“长专三号”、“长江口三号”、“洋山一号”等软体排铺设工程船以及铺排抛砂袋两用工程船。由本中心负责设计的我国第一艘自升式抛石整平平台“航工平1”号投入生产后,经济效益和施工效率非常好,获得长江口航道公司的高度评价。上述这些工程船舶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和洋山深水港建设工程的新型装备。此外,本中心对沉管隧道、海底电缆铺设、海底管线铺设、海底基床整平、大型污水管道运输和铺设等做过详细研究和试验,多项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践。承担的“软体排铺设工程船设计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疏浚技术与装备研究与开发方面,十余年来,已完成了五十余艘大型绞吸挖泥船或耙吸挖泥船的开发与设计。2004年建成投入使用的“航绞2001”是国内第一艘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绞吸挖泥船,揭开了国内自主设计和建造大型绞吸挖泥船的序幕。后续又受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长江口航道局等委托开发设计了的五十余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系列。技术不断进步和创新,效率逐渐提高,能耗越来越低,注重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目前,开发的绞吸挖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上先进的水平,打破了国外专业公司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大型绞吸式挖泥船的自主设计和建造,促进了国内绞吸挖泥船专用技术和设备研发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围海造地、港口建设和航道疏浚等大型疏浚工程的建设,提升了我国疏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发的系列绞吸疏浚装备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海上风能开发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中心在国内率先开始了海上风机安装技术、装备和船舶的研究。在我国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安装中,本中心承担了运输安装船舶的设计、运输安装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和运输安装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目前,除为国内主要海上风机制造和安装单位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外,设计研究所还致力研究和开发浮式海上风机,以期为国内外的海上风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服务。
天鲸号 自航绞吸挖泥船
新海旭 非自航绞吸挖泥船
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软体排铺设船
2018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胜利二号石油平台
海上施工平台
海上施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