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全套都会用是种怎样的体验?

关注者
1,355
被浏览
701,154

88 个回答

啊哈哈哈 作为adobe粉丝我得强答一下。

我应该是国内少有的 自费个人正版用户 ,竟然还是当游戏软件买的。

首先得说adobe的产品线远比一般人想象的丰富,一个人基本不可能全会用。

尤其一些企业级产品,一般用户也接触不到。

题目说的adobe全套,其实应该指的是Adobe Creative Cloud系列产品。

adobe 是我最喜欢的 游戏软件 ,没有之一。


说说我玩耍adobe的经历。

自幼喜欢画画,后来上大学因为学的计算机,宿舍是全国最早试用adsl的两个试点。

因为计算机专业和宽带入宿舍两个条件,当年就从adobe photoshop 4 Macromedia Flash 3 Dreamweaver 3 玩起来了。当时还玩一些音视频,因此会用到cooleditor。

多年之后,这些产品都归到了adobe旗下。

Flash

玩flash3,4的时候,中国开始兴起了flash热潮,借着互联网和盗版软件,很多玩家把flash当成了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我当时大二,做了一个叫《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动画挂在网上,结果成了当年最火爆的一个网络传播。至今大家去KTV点播这首歌,还基本播的我做的动画。这次误打误撞使我尝到了一个票友的甜头。那年暑假借着这个动画还跑到当时flash的东家 Macromedia的中国公司实习了一个夏天。

我人生中唯一一本合著书籍,是大学参与写的《flash入门到精通》......

时隔多年以后,Macromedia被adobe收购。

又时隔多年以后,我实现了adobe粉的终极目标,进入了adobe公司,成为了adobe web producer。那次入职面试有专项flash考试,我考了满分。在这之前其实没有过flash职业经验。

这算是对业余玩家的最大褒奖吧。

然而就在这一年,苹果公司宣布iphone不支持flash。除了flash给app store带来盈利风险外,adobe也不够争气,当时的flash家族产品线已经比较复杂混乱,flash定位不清晰,终端占用资源高。

最终在15年,flash已经更名为animate CC。

Dreamweaver

后来的大学生涯中也没有闲着,没事儿就做点网页玩耍。跟flash一样,纯粹是探索性质的。

最后在毕业的时候,毕业设计就是用Dreamweaver和flash做了一个数字校园的交互敷衍了事了。

虽然是个静态页面,因为是用as3写的,读xml配置文件,还是可以更新的。作业好像学校还真的用得上,毕业后还有学妹联系我了解如何更新这个交互。

工作以后也会闲来接两个网站设计玩玩票。

目前工作太忙,折腾前端的事儿实在没精力了,偶尔看网页代码会搞到dw里面看一下。

Photoshop / Lightroom

Ps从ps4开始玩的。这时我一直在玩一直没有停的一个软件。

修修照片啦,做个图拉,画个插画啦,玩多了也有点票友小成就。

照片上了青年视觉,插画上了Vogue。

另外就是在知乎写写答案专栏,有PS太方便了。能保证产出高质量图文。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
知乎专栏

修图不求人,答案有灵魂。


Primiere

后来玩票玩大发了,接了派代网中国电商峰会的进场视频。拍摄采访都做完了,剪辑是外发剪辑师做的。后来发现需要调整的地方太多了,节奏感这种事儿需要反复斟酌。憋急了就自己装了Pr剪片子,哪些不眠不休的日夜啊。最后成片出来交给派代,对方十分满意。说讲出了电商人的梦想和坚持,与会各位非常感动,好评如潮。算是圆了Primiere梦。


InDesign

其实这个软件跟我本来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又不做纸质出版物。后来发现了Indesign的神奇功能----写长微博。效率奇高。玩微博那会儿,我的长微博全用InDesign写。图文混排比简直太好用了。

Illustrator

早期需要矢量操作的时候,由于flash实在太熟悉了,玩的又都是web内容,很少用到Ai。

直到做了一些跟品牌有关的工作,算是工作需要,查看文件,微小改动的时候用一下。

中间有一阵子尝试用Ai画矢量插画,比较失败。当然也勉强发了一些在杂志上,效果并不满意。

终于Adobe Caputure 和 Adobe Draw两个手机应用出现了。相信未来用Ai画插画的机会越来越多。


Muse CC / Fuse CC

概念性产品,拿来玩耍了一阵子。没有发现实际用武之地,暂时就是玩玩。

现在最期待的就是Xd的win版发布,我已经等得急不可耐要玩耍了。



最后晒一下我使用的adobe产品,其实想我一个业余玩家尚且购买正版。一年几千元的费用,其实专业人士大可以轻松把这些钱赚回来的。而且随时更新最新版本,大量在线免费资源可以使用,何乐而不为。




----更新 20161210-----------------------------------------------------------------------

好多人点赞 ,我就推荐一些国内不太受关注,但是很好用的adobe产品。

这些产品我都在用,但很多都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开放,需要勤劳的你通过日本、美国等app store下载。

Behance

全球优秀设计师和机构集散地。企业可以在这里找到极其优秀的创意资源,设计师在这里可以看到行业内最顶尖的作品,也可以在这里接到订单。有iphone/ipad/web应用。

下图为Behance官网页面。那些缩略图是否已经让热爱设计的你眼前一亮了。


stock.adobe.com

是adobe付费资源库(目前也在增加很多免费内容),这里可以使用非常方便的搜索工具找到高质量的设计素材,包括图片、视频、Ai及Ps印刷和web模板。创意工作者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这里售卖。

Adobe Stock内容极其丰富,无缝对接Adobe Cloud。

可以说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资源库。

我也是按月付费用户,月费3800日元左右。

下图是搜索tailor这个关键词的结果。

Adobe Stock 日本 的 职人资源专题页面



Adobe Preview可以通过wifi或者USB线将移动设备与Ps等工具连接,实时在目标移动设备上显示设计师的设计页面。这非常方便。当你设计一个移动设备页面时候,这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PC或者Mac因为dpi的问题,设计师无法直观看到设计效果。



我真在招聘中级设计师或者设计实习生。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私信和我联系。

点击这里查看招聘信息

知乎专栏



20170310更新-----

9日参加adobe在北京的活动了解到,在印度网上购买cc全套,折合人民币800多。还等什么同学们。

我并没有全会,但是主流的那几款我都会,并且挺多还很常用,故而来分享下。

其实设计是相通的,很多工具不只一种职业在用。Adobe的用户群主要有3种:平面设计、影视后期、Web开发。但事实是web开发也会需要切图,影视后期也少不了混音的活,修图更是必备技能。平面设计偶尔也会需要做视频,UI设计会简单的代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因此只要是这个圈子里的人,这些东西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

像我本身是做web前端开发的,本职工作是写代码,但因为对设计也比较感兴趣,所以PS,AI,AU,PR,AE,DW,ID,FL,FW,LR这些都有自己去学过,算不上精通但解决问题尚可。有些比较偏门的像PL,SG,IC,ST,因为用不到也就没太接触。Flash平台逐渐败给HTML5,刚好我又是这个时代入的行,因此Flash平台那一套我并不熟,简单做过几个动画,知道flash能用来做些什么,也就停了,ActionScript也没正经学过。CC新出的几个软件偏交互多一些,然而已经习惯了Axure、Balsamiq、FW等,没有这方面需求,再加本来就是写代码的,不缺编辑器,因此像muse,edge,inspect这些的就没去多接触,以至于现在都报不全名字。

其实说这么多,我并不是设计,我是开发,但我喜欢设计。当你对一样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你就会不断的去挖掘,渐渐的你会发现和他相通的一些东西你也很感兴趣,比如我最早是自学了PS,完全就是好奇这一神器外加想炫技装逼,当然最后成为了我的一项主要生产力技能。大一时受学长影响学了AU,那会儿还叫cooledit。之后兴趣使然+学校活动需要,自学了PR和AE。后来接触了UI学了AI,接触了交互设计学了FW,意识到排版的重要性以及出版业对设计领域的影响后自学了ID,受IT前辈教导学了DW,喜欢摄影所以学了LR。不知不觉的就把Adobe主流的一些东西都学到了,现在也经常用到,觉得还是很值的。

自打会了这些,我画过UI,做过原型,剪过片,混过音,设计过头像,做过书签,做过海报,做过幕布,设计过光盘封面,做过配乐,调过照片,成就感满满的,技多不压身。

因此我想说的是,会全套不一定是工作所破,也不是非常难的事,如果兴趣使然,这是很自然的事,毕竟一个圈子里大家都在用的东西就那么几样,听说过的就会想去接触,慢慢的也就都会了。

所以这只是一个业余设计师的自我修养而已,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叹的。况且别忘了还有Corel和Autodesk两大家族,以及各种设计神器和工具库,多如牛毛,有时就跟小时候妄想点亮QQ所有特权的图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