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个回答
***真实体验,绝非测评与YY***
看回答里很多人都说前途K50的问题都出在它的性能上。但这台车的问题其实远不止于此。

上周去广州参加训练在凹凸租车上租了一台前途K50开了两天,跑了快300公里,应该是对这车的驾驶感相当熟悉了。客观来讲,这台车除了极致的外观后便一无是处,驾乘体验非常差。

我准备围绕这台车的定位来详细阐述它存在的问题。前途官方宣称K50是一台城市跑车,这就意味着它开起来可能会比较GT,可以满足日常驾驶,而动力可能就不会做到特别出众,只能说够用,不拖后腿就行。

但实际上这台车是不适合日常驾驶的,或者说硬要日常驾驶也行,但真的很累。首先,它的悬挂学习了超跑的布局,很硬,很颠,并且我租的这台车还会发出悬挂异响,令人头疼(仅不到3万公里)。其次,它的坐姿实在是太差了,靠背太直,座椅调节幅度非常有限,也没有任何腰部支撑,开久了特别累。最后,它的后备箱更是小到不行,放在真正的超跑阵营也没有多拿得出手,放在城市跑车(GT)阵营更是难堪。并且它的底盘真的也是直接学习了超跑,还没有前桥提升,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擦挂。






有人看到超跑悬挂,门板的大量碳纤维,和完美的配重之后会觉得K50其实是性能车定位,我们不应该用日常驾驶的表现去衡量它。然而用性能车的标准去衡量这台车只能让它更加出丑。它的转向力度确实重,路面信息反馈也做的不错,但是精准度就比较差了,甚至还不如奔驰S Coupe这种大型轿跑做得好,更别提718了。(巧合的是我这台转向系统也会异响)而且这是一台1.9吨重的车,即便是悬挂配重做的再好,你也无法抗衡物理性质(毕竟不是谁都是保时捷),只要驾驶动作过大了之后,车重会很直接的被反应出来,这不是一台能让你在跑山途中找到快感的车。最后则是它的动力系统,是真的不太行。关于这一点大家也提到过了,如果电量没到80%以上是无法开Boost的。想要跑到4.5的百公里必须先挂到S档,再打开Boost(况且这种情况下还跑不过model s 75d)其他大部分时候也就是一台普普通通的电动车性能表现,没有任何刺激和惊喜可言。


讲实话,如果前途工程师给K50装上一套舒适取向的悬挂,配上一套更全能一些的座椅,最后再放大一些后备箱空间的话,我觉得这台车的结局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惨。毕竟K50的外观是在线的,回头率超级高,做舒适一点让买家拿来当一台舒适的装B车多好(玛莎拉蒂GT和宝马I8就是这样做的),毕竟你自己都定位成了城市跑车,电池技术和重量也是难以克服的问题,如果实用性好,这个动力系统其实也不算太差。但K50现在放弃了实用性要和超跑看齐,买家肯定就会对动力和操控有要求,而K50这两样都拿不出手,再加上品牌和可靠性也比较差,自然没人会下单。
总的来说就和大家说的一样,这是国产品牌的一次勇敢尝试,但离成功还差的远。

最后再给大家看看这台车的钥匙,70万无敌手的廉价与粗糙。本来塑料质感就差,还把体积做的巨大,更突出了廉价感,绝了!


注:关于这台车更多详细内容大家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
什么是真正的空有其表--记前途K50租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