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长宁深耕“虹桥之源”,打响“最虹桥”品牌

1901年,上海虹桥地区筑路,开启了“虹桥”这一上海地标的历史篇章。无论是1921年虹桥机场开工建设,1986年虹桥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是2009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竣工、虹桥商务区设立,再到2021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一系列辉煌成就都紧密围绕着“虹桥”这一上海长宁的区域名片。

作为上海连接长三角最近的中心城区,近年来,长宁区积极发挥“虹桥之源”的区位先发优势,奋力打响“最虹桥”的城区品牌。脱胎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西工业区”的临空园区,于2016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批准设立“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不仅成为全国17个临空经济示范区中的一员,更是长三角地区首个、上海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将临空园区打造成为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的历史使命,在新发展格局下将带领临空园区继续谱写产业发展、产城融合的新篇章。

“最虹桥”的产业高地

今年9月24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位于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就在今年底,备受瞩目的临空商居办融合发展旗舰项目“光大安石虹桥中心”也将正式开业,展现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蓝图的“长宁数字体验馆”将向世人开放。

始终强化“桥头堡”的作用,临空园区依托区域高通达性、产业高附加值,持续高效对接长三角联动发展。目前,临空示范区已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鲜明优势的产业集聚,总部经济、航空经济、数字经济三大高地态势渐显,正积极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总部经济:能级不断提升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范围13.89平方公里,规划建筑总量约572万平方米,包括外环线以东区域、虹桥商务区机场东片区以及虹桥机场运营作业区。示范区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西接外环、东临中环,坐拥北横通道起始点,上海地铁2号线、10号线穿行而过,是衔接沪宁、沪渝、沪嘉高速公路的交通要道,也是上海市中心连接长三角主要城市的重要通道。

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办公室履行示范区内的协调、管理、服务职能,长宁区属国企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则为临空办政府职能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20年3月,长宁区政府建立“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提升了临空园区在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方面的示范能级。

早在2003年,临空园区就明确了“园林式、高科技、总部型”的发展定位。近年来,在长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示范区积极对接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着力发展航空经济、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围绕“新、美、暖、智”四字方针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示范区入驻企业3400余家,2020年实现综合税收约92.6亿元,年创税千万元以上企业达12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1家。

这其中,总部企业集聚已成为临空示范区的一张特色名片。示范区内汇集了联合利华、博世、江森自控等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经商务委认定的总部型企业32家,其中跨国地区总部23家。总部经济已成为临空区域发展的经济“压舱石”,占示范区经济总量约30%。

在长三角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的框架下,更多地区总部和行业头部企业正汇集临空。“联合利华中国总部和研发中心就位于示范区,其制造环节则布局在长三角城市。”临空办负责人表示,示范区将借助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巨大的腹地空间与功能优势,全面提升示范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带动产业能级不断提升。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则将为临空经济产业发展搭建更大的合作平台,促进更大规模的要素流动。据悉,长宁区此前已经与苏州、宁波、湖州、马鞍山等长三角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沪苏浙皖六市一区企业联合会的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和市场主体间形成更多交流互动,实现长三角各城市、园区的互联互通,共享共赢。

航空服务业:开辟枢纽经济新路径

“十三五”以来,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园区三大重点产业高地态势渐显,大健康、人工智能、时尚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同样活力迸发。

“一园多区、一区多核”的临空产业地图,为示范区从空间布局上厚植了发展潜力。目前,示范区正依托北部片区打响“大健康”和“总部高地”两大品牌,依托中部片区形成人工智能和流量经济新地标,依托虹桥机场东片区打造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和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一批主题鲜明、相融共生的特色产业园区也正分片布局。

相较全国其他同类示范区面积大多在80平方公里以上,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最“袖珍”,但也是经济密度最高的园区,2020年单位面积GDP产出达到了每平方公里40亿元。借助临空区位优势,长宁区主动承接了上海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航空产业在示范区快速发展。

围绕示范区国际航空枢纽、全球航空企业总部基地、高端临空服务业集聚区、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和低碳绿色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定位,示范区近年来入驻的航空企业数达到了146家,占长宁区航空经济比重90%以上。包括东航、海航、春秋、机场集团等一批航空龙头企业已扎根虹桥临空,涵盖了航空产业链上的民航运营、货航运营、公务机运营、航空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训等多种业务类型。

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上海市航空学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等航空功能性机构,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尊翔公务航空、美捷公务航空、子午线公务航空等公务机运营企业也相继落户示范区,加上亚洲公务航空会议及展览会(ABACE)已连续多年在虹桥机场举行,示范区的全国公务机运营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集聚效应正初步显现。

根据《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一步,临空示范区将鼓励发展飞机整机、航空发动机等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发展飞机全周期维护、航空资源交易、航空培训等高附加值业务,开展航空服务业重点企业特殊监管创新试点。示范区还将加快形成“大飞机+直升机”两翼齐飞格局,加快构建航空服务全产业链,吸引更多海内外知名航空企业总部入驻。

数字经济:行业龙头纷至沓来

今年4月,位于东临空片区、面积2.74平方公里的“虹桥临空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选了上海市第二批14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数字经济”之于临空、之于长宁,则要追溯至20年前,“数字长宁”发展目标诞生的那一刻。

依托“数字长宁”品牌战略的先发优势,2016年6月,长宁区正式获批上海首个“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临空示范区的战略、区位、流量以及平台等综合优势,使得携程、爱奇艺、科大讯飞、联影智慧医疗、百秋电商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至沓来。

目前,示范区内重点数字经济企业已超700家,涵盖“互联网+”旅游、生鲜、家庭服务、汽车、消费金融、教育、房产等多个细分领域。“虹桥临空”已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互联网产业政策创新策源地、风险投资高地和成熟互联网企业、TMT综合体入驻的理想之地。

“长宁区政府和各部门,尤其是临空园区对与电商业态、商业合作模式、生态圈内各个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都有非常深入和到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能高效地支持企业需求,为企业提出中肯的建议,这令企业印象非常深刻。”百秋电商副总裁许云笛说。

围绕数字经济,示范区还将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数字制造、数字健康、数字创意、数字出行等五大产业生态。借助获评“上海市服务贸易示范基地”的契机,包括携程智慧出行园、苏河汇全球共享经济数字贸易中心、虹桥临空跨国公司(总部)科创园等在内,一批标杆园区已入选虹桥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重要承载平台,临空园区数字贸易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逐步凸显。

下一步,临空示范区正以成为“上海数字经济产业引领区”为目标,加快集聚优质数字企业,集中力量推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资源配置力、创新驱动力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备核心技术支撑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深度打造经济高密度、创新高浓度、主体高能级、功能强辐射、环境高品质的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

顺应服务业创新发展大趋势,示范区还积极布局了新兴高端产业。长宁西郊金融园已获授牌为“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一批优质银行系科创基金、航空产业投资基金落户,助推临空示范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虹桥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中拓展长板,壮大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产城融合的人文环境

历经多年开发建设,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已形成天山西路发展轴、北部临空园区片区、南部机场东片区等“一轴两翼”的总体发展格局。“十三五”期间,示范区“北翼”东临空建设基本完成,已从单一产业园区逐渐发展为富有活力的现代城区;“南翼”机场东片区完成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将逐步形成新的发展结构。

“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

党建引领始终是临空园区夯基惠企政策的主线。2008年初,临空园区党委转为直接隶属于中共长宁区委领导,在发展企业变多、党员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包括携程、联合利华、博世、伊顿在内的大型企业,都相继组建了自己的党组织。党员的数量变化也是园区经济发展的一道缩影,一系列的综合管理联动、党群服务、招商服务、企业服务、文化和培训服务的服务体系规划,充分践行了虹桥临空“招商招到哪儿,党组织就组建到那儿”的目标。

“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便捷,需求能及时得到反馈和解决,让我们在园区办公非常踏实,也感受到了上海提倡的‘金牌店小二’营商服务精神。”谈到临空园区的企业服务,爱奇艺公共关系总监徐宇轩深有感触。

招商引资和营商服务是一项持续推进的工作,临空示范区持续深化区位和资源优势,制度创新始终走在前列。

监管创新方面,长宁区在上海率先试点的“验放分离、零等待”以及实施的“审单放行”“进口直通”等差异化分类管理新模式,都在临空示范区积极落实。企业开办环节,以安鲜达物流、科纬迅软件服务等企业为试点,示范区深入推进“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放管服”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当好“店小二”和“知心人”,示范区实现了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两手抓。位于金钟路981号的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于2016年3月21日挂牌,是全国第一家整合人社、公安、科委、侨务、台办、外事办等多部门资源的涉外人才服务综合体,也是上海首个涉外人才服务综合体。

目前,中心共设有20个服务窗口、16项服务功能,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专业化、协同化的一站式服务,并主动融入虹桥国际人才港建设,成为辐射长三角人才“朋友圈”的重要枢纽和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底,中心已累计接待服务22万余人次。

“大园林”式的精品园区

二十余载光阴,见证了园区不断完善的规划建设历程。目前,临空园区正聚焦“精品园区、无违园区、绿色园区、平安园区、智慧园区”等五大建设目标,全面推动精细管理。已建成的天会广场(原凌空SOHO)、中山国际、融真、建滔等优质办公楼宇,按照服务半径分级设置了会议会展、体育休闲、星级酒店、购物中心、保税仓库等功能配套,打造了园区衣食住行全程无忧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示范区还以“低碳绿色发展区”建设为目标,积极打造满园春色、移步换景的“大园林”格局。目前,示范区绿地面积占比已达50%以上,拥有音乐、体育、极限运动、郊野休闲等四大主题公园,还有6.25公里生态绿道、4.2公里水道,点、线、面不同层次的园区生态景观和绿色空间错落有致。

世界范围内,产业园区的产城融合都是永恒命题。近年来,临空园区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区宜居宜业品质,未来计划建成6600余套人才公寓。结合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园区正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临空“智慧园区”项目,建设有“城市大脑”之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在园区街面、楼面、水面遍布各类神经元感知系统,实现数据研判、决策治理的一体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