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昨日死亡的33岁病例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4月25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2例,平均年龄81.13岁,最小年龄33岁,最大年龄100岁,33岁这位患者为男性,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诊断为心源性猝死,曾接种两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截至4月25日,上海市共有死亡病例190例,最小33岁,最大101岁,平均年龄82.52岁。190例病例中,31—40岁2例,41—50岁2例,51—60岁6例,61—70岁16例、71—80岁38例、81—90岁79例、91—100岁46例、101岁及以上1例。
据统计,70岁以上死亡病例占总数的86.32%。除1例心源性猝死之外,其余死亡原因均为基础性疾病。死亡病例中12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实行“非必要不离沪”
上海严格实行“非必要不离沪”,采取各项措施从严从紧做好人员离沪管理,坚决防止疫情外溢。
一是离沪人员除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还须提供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在机场、车站等道口做好相关查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风险人员输出。
二是对流调排查中发现已经到外地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由市疾控中心及时向各地发出跨区域协查函,纳入当地疾控部门属地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工作对接、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三是进一步落实防外溢主体责任,加强援沪方舱建设人员、货车司机、援沪核酸采样人员、其他在沪滞留人员等离沪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严格闭环转运、严格撤离安置。
上海,方舱夜归人(来源:新华社)
核酸筛查“应检未检”人员将被赋黄码
近期市民朋友对随申码的赋码规则比较关心。根据疫情形势和工作需要,本市一直在持续优化“随申码”赋码规则和相关人员防控措施。25日,市防控办专门发文进一步明确了本轮疫情期间“随申码”的赋码管理规则与具体工作要求。
赋红码对象为以下五类人员:一是初筛阳性、混管阳性人员;二是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三是密切接触者;四是入境人员(澳门入境除外);五是高风险地区来沪人员等。
赋黄码对象为以下四类人员:一是解除隔离观察后处于健康监测期间的密切接触者;二是密接的密接;三是中风险地区来沪人员;四是核酸筛查“应检未检”人员等。
市民参与核酸检测时,如果采用单人单管的方式,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随申码将被赋红码。如果采用多人混管的方式,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时,混管中涉及的相关人员,其随申码将被赋红码。后续将安排开展单人单管的核酸检测复核,如果复核结果为阴性的,将其随申码转为绿码;如果复核结果为阳性的,将继续保持红码。
如果市民对码色有疑议,可以通过12345市民热线进行电话申诉,或者通过“随申办”进行在线申诉。
本轮疫情外省市援沪医护人员有2.5万名
来自17个兄弟省市和部队系统的2.5万名医护人员,克服着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和不习惯,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勒得非常紧的口罩,奋战在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核酸检测中,承担着高强度的医疗救治任务,为上海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说:“在这里,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上海市民将永远铭记他们的倾情付出和无价情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新闻社、新闻晨报、新华社
编辑:雷宇
编审:晓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