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固有认知中,MPV一直以来都是舒适的代名词,而关于性能、智能化,似乎从未与之产生过交集。不过,随着电气化理念与技术的双重革新,这种现状似乎已悄然发生了改变。
所谓智能驾控专场试驾会,简单来说,就是针对智能与驾控两个层面进行专项体验,其中智能部分对应的是自动泊车与遥控泊车功能的全场景演示,而后者则包含了零百加速、绕桩、颠簸路等传统测试项目。
本次活动的试驾车型为
梦想家
低碳版,也就是基于智能多模驱动的混动版本。这套系统以东风自研的1.5TGDI发动机和前后双电机作为动力来源,综合最大功率为290千瓦(394马力),峰值扭矩610牛·米,官标0-100km/h加速仅需6.6秒,单从动力表现来看要明显优于同级的2.0T及2.5L混动系统。
亮点在于其在传统增程逻辑的基础上,增加了发动机直驱模式。当车速超过70km/h时,发动机进入直驱状态,从而保证高速巡航时的燃油经济性。其余工况下,系统以纯电输出为主,发动机输出为辅,如果有急加速需求时,系统会切换到并联模式,此时发动机与电机将同时参与驱动车辆。
在直线加速环节,起步时直接电门到底,并没有出现车轮打滑和明显的抬头迹象。并联模式下输出特性与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类似,整个过程十分线性,前、后程几乎维持着同样的加速力道。虽然直观上没有多么暴力的推背感,但如果参考2.5吨的车重和积水带来的阻力,加速感受确实不乏惊喜。
底盘硬件部分则可以用奢侈来形容,首先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使用了铝合金材质,有效降低了簧下质量。另外在此基础上,又配置了空气悬挂与号称具有“魔毯”效果的CDC自适应减振器,依此达到均衡舒适性与操控性的目的。
亮点在于,这套悬挂系统不仅可以根据路况自动匹配软硬与高度,同时在特定工况下,它还可以完成单侧悬挂的独立调节。例如在急加速/刹车时,前/后避震器会分别获得专属的阻尼强化,从而抑制车身的俯仰幅度;而在弯道中,则会对单侧避震器进行干预,以提供更坚决的侧向支撑。
那么反映在绕桩测试中,上述的自适应能力是否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呢?结合初步的驾驶体验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而了更直观地展示功效,厂家还“贴心”地准备了几款主流MPV车型进行对比。
当然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强大硬件的加持下,梦想家在弯道中为我传递了更好的循迹性。相较之下它的侧倾更小,车头的指向性更为精准,且车身姿态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而当以50公里/小时时速通过高频的颠簸路面时,底盘又呈现出了柔和的一面,此时长行程与软阻尼将传递到车身的振动进行了充分过滤,体感舒适度值得肯定。最终的测试结果是,放置在车内水杯的液面高度要略高于竞品车型。
其实对于一台车长5315mm、宽度近2m的MPV来说,自动泊车功能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梦想家配备了APA全场景自动泊车和RPA远程遥控泊车两项功能,而除了支持水平、垂直、斜列线车位外,暗光环境和无标识线车位也被纳入到了系统的兼容范畴。
操作步骤与常规自动泊车功能类似,首先滑动仪表右侧屏幕调出相应界面,开启功能后需要控制车辆缓慢前行识别车位,待识别成功后便可选择确认泊入,当系统成功接管后,驾驶员就无需再进行任何操作了。如遇行人及障碍物,系统也会主动终止操作。
经过不同车位的实际体验,整体上系统表现出了较高的识别精度,甚至是在雨水干扰摄像头的情况下也能成功完成测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辨认车位的任务仅由前置摄像头单独执行,这意味着只有车头扫过的车位才能被系统有效识别,所以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实用性会有所折扣。
相对来说RPA远程遥控泊车有着更高的实用性,特别是在应对较为狭窄的车位时,驾驶员可在车外使用手机直接操作车辆完成自主泊车。同时APP还提供了四个方向的泊出功能,选择其一后,车头会根据所选方向驶出半个车身的距离,从而为上车和离场提供便利。
不可否认,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不仅赋予了MPV车型更为全面的产品特性,同时也带来了堪称颠覆的用车体验。其实不难发现,领克、腾势等品牌也正在布局这一细分市场,而作为首批开荒者的岚图梦想家,自然也就获得了先入为主的竞争优势。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