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郑培凯

  • 书籍封面

    雅言与俗语

    郑培凯

    1 人今日阅读 推荐值 63.1%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是传统的馈赠,丧失了文化传统,我们就会“无话可说”。从秦汉到今天,我们有两千多年的汉字文化积累,其中许多聪明才智的展现、悲欢离合的体会,都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生命追求。郑培凯是香港著名学者,多年在香港组织学术活动、策划通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承变有深入的认识。在本书中,他从文字、诗词、绘画、昆曲入手,在语言、艺术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史传统,旨在唤回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内容也许庞杂,但真要追索起来,这本书只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即古往今来的“雅言”与“俗语”。如果说文字真的有“雅”“俗”之分,追根结底,也都是仓颉惹的祸。

  • 书籍封面

    谁共我醉明月

    郑培凯

    著名文化学者郑培凯先生的散文集,内容涉及文化、艺术、旅游、美食、历史等等。

  • 书籍封面

    游于艺·跨文化美食

    郑培凯

    在文化发展中,饮食文化占着重要、且极富趣味的一环。在本书中作者对饮食文化的点滴,最后得到共识:吃饭喝酒皆学问,都得心存“四幺“——问个是什么,为什么,什么场合,怎么吃。饮食文化实在是一门讲究的学问。作者说,想要享用精致美食,就得一丝不苟做学问,研究口腹享受还不够,还得“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口品美味”,上升到跨文化领域才行。书中描写很多有关中西饮食文化,两者都是一丝不苟地研究出精致的美食,背后也隐藏着中西文化的精粹。

  • 书籍封面

    迷死人的故事

    郑培凯

    细腻体察人物心灵,在历史的侧面,看到古今名人的真性情。作者阅读古书,除了体味历史的孤寂,也经常能得到有用的知识。读书而有感想,就在书上写批语,感想太多或有所辩驳,就需要写札记,由此而衍发成文章。作者写读书札记,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因不想只做一个书房里的读书人,不怎么信任士大夫阶级的学术霸权观点,书里的文章,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哪怕是研究一个小问题,作者还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狮子搏兔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黄帝大战蚩尤说到陈寅恪有个间谍弟弟,话题汗漫无际,故事都十分迷人,在这些历史的侧面,也能稍稍窥出古今人物的真性情。

  • 书籍封面

    品味的记忆

    郑培凯

    香港著名教授,穿行欧美亚三大洲,在旅游和美食中寻找故乡。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 书籍封面

    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全二册)

    郑培凯/朱自振

    本書彙集自唐陸羽《茶經》至清代王復禮《茶說》共114種茶書,以1911年為限。所錄茶書包羅現存歷代茶書之外,兼輯各種散佚著作,是現存所見茶書總匯中,收錄最豐富的編著。本書以公認善本或年代最早的足本為底本,並參校他本比勘校對,還重新標點,並附以簡明題記、注釋和校記。每篇題記主要記述作者生平、成書過程、內容及其地位、版本的傳存情況。本書是一本既有學術價值,又方便實用的茶書總匯,讓學者在查考茶飲歷史文化時有所依據,不至於墜入錯綜紛繁的史料糾纏;茶人與愛好茶飲者,則可作為茶文化讀本。

  • 书籍封面

    色戒的世界

    郑培凯 主编

    本书内容包括了导演、编剧、摄影的独家访谈以及梁朝伟、汤唯、王力宏等主角的精彩评说,两岸三地的文化名人如李欧梵、林奕华、马家辉、周黎明等人的深入评述更为《色戒》的思想性、艺术性做了各方面的精彩解读,外加经典台词、《色戒》大事记、几十幅彩色剧照,使本书成为了《色戒》一片最权威、最完整的解读读物。

  • 书籍封面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郑培凯,赵天为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昆曲与非实物文化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汇集了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关于昆曲的最高级别的研讨,展现昆曲穿越古今的魅力。   昆曲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高雅的艺术,也是中国文化传承中最令人激赏的娱乐,其中融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着一代一代文人雅士的才情,以及度曲家与伶人们谱曲演唱的心血。在爵士乐、摇滚乐或西方交响乐团伴奏的“昆歌”与“昆歌舞剧”日渐充斥舞台的时候,本论文集的出版,对探讨昆曲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 书籍封面

    遨游于艺

    郑培凯

    郑培凯是著名的文化艺术研究学者,研究范畴包括艺术思维、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评论与文化思维的关系和文化美学等。文艺创作以现代诗及散文为主。近年主要负责的研究项目有:二十世纪昆曲传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纪)、茶与中国文化等。本书是郑培凯历年所写关于艺术研究的文章结集,用流畅的文字写成,既有艺术性,又有研究深度,很有可读性。全书配有大量精美的书法图片。

  • 书籍封面

    吹笛到天明

    郑培凯

    暂无简介

  • 书籍封面

    茶道的开始

    原着 陆羽/导读 郑培凯/绘者 咪兔8号

    《茶道的开始:茶经》内容简介:《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茶道的开始: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 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茶经》,分为三篇(即上、中、下三卷)十章,而十章中的其中五章是关于茶业的宏观记述。 导读者郑培凯教授认为陆羽的《茶经》占有非常ii独特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茶文化经典。郑教授从神农的传说开始谈起,再对照《茶经》的内容并旁征博引各种考古和古籍资料,细述历代茶人在制茶、泡茶、喝茶、茶仪的演变。从审美观照的角度来看,郑教授认为《茶经》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一、审美感觉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具体讲的是茶碗,由此延伸到其他茶具、茶仪、饮茶环境;二、择水与用火,讲究“活水”与“活火”;三、本色,强调茶有本色,茶有真香,不假外求;四、“茶性俭”,讲求质朴,强调俭朴之美,发展出简约哲学,把形而下的饮茶行为提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此后的茶道演变,无论是宋代宫廷与士大夫的点茶斗茶,寺院茶仪的持修空灵,明清文人的清雅茶聚,日本茶会的和敬清寂,都因陆羽的开示,而得以开创自成体系的饮茶天地。

  • 书籍封面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

    郑培凯

    《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是一部文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在正本清源,搞清什么是“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为什么要发展,怎么保护,怎么发展,当前政策在执行上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纠正与改善。首先,辑录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基本文献,并对文献宗旨做了深入探讨。其次,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的昆曲与古琴为例,组织了实际参与传承的艺人,对现状做了内部评估与反省。第三部分,是研究者对现状的观察与省思,特别是纳入宏观文化传统的观照。最后部分是附录,胪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及2003年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衔项目介绍、2005年公布项目中的蒙古长调及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介绍,以及中国在2006年公布的5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 书籍封面

    在纽约看电影

    郑培凯

    郑培凯教授主修中国与欧洲思想史,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及主任。本书系郑教授从事电影研究以来的影评艺评合集,创作年代跨越二十余载。全书分“破题”、“开篇”、“入话”、“本事”、“尾声”五个章节,既有宏观的影史把握,又有具体的电影逐评,对中国近二十年来的著名影片如《城南旧事》、《霸王别姬》、《活着》、《戏梦人生》、《蓝风筝》等都从文化角度作了精到的分析,并从宏观上对中国电影时空坐标的转移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其视野含概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最为著名的两代导演群像,包括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侯孝贤、王家卫等知名导演和影人,尤以上海、台北两地为关注重心,谈及两地电影在这几十年间的脉络与影响,可视作为上海和台北在电影艺术上的“ 双城记”。 书中文章大都在纽约写就,故名。 本书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教授及主任郑培凯的影评艺评合集。书本内容丰富,文化功力深厚。全书分“破题”、“开篇”、“入话”、“本事”、“尾声”五个章节,既有宏观的影史把握,又有具体的电影逐评,对中国近二十年来的著名影片如《城南旧事》、《霸王别姬》、《活着》、《戏梦人生》、《蓝风筝》等都从文化角度作了精到的分析,并从宏观上对中国电影时空坐标的转移问题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 书籍封面

    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

    郑培凯/鄢秀 编

    《文化认同与语言焦虑》: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之间的交流加深,冲突也随之日增,由此产生的身份认同与焦虑问题日益明显,人文科学越来越希望在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沟通与理解的可能性上作出贡献。在此背景之下,文书所集文章,话题直接涉及广受瞩目的学术前沿课题,与会者皆为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每篇论文自成体系,又彼此在方法论上互为补充。既是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一次推进,又是利用新的认知工具,对如何有效化解焦虑与实现认同的一次反思。

  • 书籍封面

    史迹 文献 历史

    郑培凯/陈国成 主编

    考古文献资料、域外材料的大量出现,极大地增强了史料的丰富性,而历史文化变迁带来的认知转向,则引发了史学研究范式的突破。在此背景下,历史记忆越来越成为目前史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记忆与书写也日益得到史学家与人文学者的重视,并成为学术研究中的重要范畴,为很多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乃至宗教学等人文学科扩展了新的分析视角。由此,本书的文章结集,既是对学术研究本身的一次推进,又是利用新的认知工具,对自我认同与中外交流有效性的进一步反思。

  • 书籍封面

    树倒猢狲散之后

    郑培凯

    我們想像「樹倒猢猻散」的情況,是大樹倒了,猢猻都散了。跑到林中各處,雖然失了原先庇護的大樹,流離失所,但總能找其他的樹木為一枝之棲,勉強生息。要是樹林都沒了,光禿禿一片荒野,白茫茫大地一片真乾淨,猢猻依存什麼?怎麼活呢?

  • 书籍封面

    艺术超现代

    郑培凯/马家辉

    目錄 序... ...鄭培凱 儒家人文精神的當代意義(嘉賓:杜維明) 五四時期一元式反傳統思想(嘉賓:林毓生) 語言,文化與傳媒(嘉賓:張隆溪) 文化十年1989年至99年(嘉賓:湯一介) 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嘉賓:樂黛雲) 考古新發現改寫哲學史(嘉賓:陳來) 美,意境與中國美學(嘉賓:葉朗) 市民意識與上海社會(嘉賓:唐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