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综合各功能区、各乡镇(街道)和市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而成。本年报包括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概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等七部分。本年报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
31
日止。本年报的电子版可在“中国·瑞安”政府门户
网站(http//:www.ruian.gov.cn)下载。如对本年报有任何疑问,请与瑞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瑞安市万松东路154号市政大院综合楼237室,邮编:325200,电话:0577-65812207,电子邮箱:raxxgkk
@
163.com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概况
2018
年,
我市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浙江省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
认真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2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浙江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政办发〔2018〕54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办〔2018〕62号)等文件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
公开,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
(一)以政务公开助力稳增长。
加强预期引导,围绕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经济领域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吹风会、新闻发布会、网络访谈等方式,深入宣传和解读政策背景、依据、目标任务、涉及范围,以及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亮点等,及时准确向市场和企业传递政策意图,提高政策透明度,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信息公开,围绕各级出台的减税、降费以及促进创业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政策措施,做好在政府网站、税务网站集中发布、利用新媒体、自助终端等主动推送,加强宣讲、做好引导,帮助市场主体将政策用好用足。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信息公开。
(二)以政务公开助力促改革。
推进“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抓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国资国企信息公开,督促企业做好国有产权交易、增资扩股项目的信息披露和结果公示工作,推动本地产权交易机构与浙江产权交易所合作、信息共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信息公开,围绕“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及时发布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信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信息公开,加大营改增相关政策措施、操作办法、改革进展及成效公开力度,密切跟踪企业对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的舆情反映,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三)以政务公开助力调结构。
推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工作信息公开。围绕推进我市制造业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调动企业和科研人员参与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积极性。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工作信息公开,健全淘汰落后产能公示公告制度,实行事前公示、事后公告。推进放心消费品牌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信息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主要数据。
2018
年,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达55805条(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其中:“中国·瑞安”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公开11993条,政务服务网瑞安分站点公开信息7300条,政务微博公开信息21394条,微信公众号公开信息14962条,其他方式公开信息863条。与上年比较,政府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公开信息数量均有上升,公开方式继续呈多元化态势发展。未出现公布虚假信息、不完整信息、涉密信息以及危及社会安全信息等问题。
(二)围绕重点领域加大主动公开力度。
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信息公开。按照“八统一”要求,全面梳理公布多部门、多层级办理的“一件事情”清单、指南,全面梳理公布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清单、指南。在各级政府或财政部门网站集中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信息。完善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开展预决算公开年度专项检查和考核统计工作,推动我市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信息。抓好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按职责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公开主体、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及时向社会公布目录清单。结合实际选取本地本行业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建设项目,突出做好中标结果公示、合同订立及履行情况、征收土地方案、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信息的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救助对象认定、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调查处理等信息公开,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公开的信息可检索、可核查、可利用。推动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时公开综合监管和检查执法信息,增强监管威慑力和公信力。
(三)围绕稳定市场预期加强政策解读。
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富民强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部署,认真解读相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完善解读制度,落实信息发布的主体责任,要求主要负责人履行好重大政策“第一解读人”职责,通过政策吹风会、新闻发布会、网络访谈等方式,深入宣传和解读政策背景、依据、目标任务、重点任务、涉及范围、后续工作考虑等,及时准确向市场和企业传递政策意图,提高政策透明度。密切关注市场预期变化,把握好政策解读的节奏和力度,主动引导舆论,为推动政策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环境。重点抓好重大风险防范、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措施的解读工作。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8
年,全市共收到申请685件,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上述申请均已依法办理答复,其中:“已主动公开”类的有16件,“公开”类的有90件,“部分公开”类的有73件,“不同意公开”类的有154件(其中:“不是《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类的有113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类的有52件,“信息不存在”类的有284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类有9件,“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类有7件。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8
年,全市共发生涉及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案件15件,较2017年同期数量大幅下降,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7件,被纠错3件,申请人撤回5件;行政诉讼案件39件,其中:维持具体行政行为33件、被纠错3件,其他情形3件。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
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运行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业务能力薄弱,缺乏专业知识,在主动公开方面做不到位,在依申请公开方面存在较多纰漏;二是部分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依旧认识不足,落实上级布置工作不认真,情况上报敷衍了事;三是缺乏长效机制,基层人员变动大,工作交接不到位,导致个别工作出现青黄不接,前任不管,后任不知的情况,需完善制度解决问题。下一步,我市
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上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完善督查考核制度。在上级考核目标的基础上,继续考核指标,提高考核实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每年的业务培训会,加强各地各部门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应对能力,针对突出问题,组织“一对一”指导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单位有序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宣传工作。阐明工作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有序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六、
附 表
瑞安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8年度)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55805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47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47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
|
1.
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
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2542
|
3.
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21394
|
4.
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4962
|
5.
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863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397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
|
1.
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19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2
|
2.
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8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1
|
3.
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50
|
4.
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287
|
5.
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30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685
|
1.
当面申请数
|
件
|
177
|
2.
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
网络申请数
|
件
|
78
|
4.
信函申请数
|
件
|
430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685
|
1.
按时办结数
|
件
|
644
|
2.
延期办结数
|
件
|
41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685
|
1.
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16
|
2.
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90
|
3.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73
|
4.
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154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1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3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113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37
|
5.
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52
|
6.
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284
|
7.
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9
|
8.
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7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15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7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3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5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39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33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3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3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0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26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98
|
1.
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3
|
2.
兼职人员数
|
人
|
195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万元
|
11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28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5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