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奥兰多》剧照
为了识别“双性别者”,贝姆设计了一份能衡量性格特征的量表,即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通过60个表示性格的形容词来判断参与者属于典型男性、典型女性、双性以及未分化这四种性格中的哪一种。
在一项针对917名被试者的研究中,35%的男性和29%的女性拥有双性化特征。随后一系列研究证实:双性化人格在社会适应性、未来成就等方面要好于单一性别化的孩子;双性化的儿童拥有更高的自尊水平,具有很好的社会适应性;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优点的孩子在心理上会更健康,能够感受更多的快乐。
双性化程度高的人之所以能体验到心理优势,是因为他们往往拥有更积极的品质,而积极的品质并不一定完全来自于某一种传统的性别角色,比如坚定、自信、勇敢、果断等是比较积极的男性化特征,而耐心、温柔、善解人意、勤劳等是积极的女性化特征,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这两种特征,他/她必然是一个受欢迎、能力强的人。
相反的,男性化特征中也有一些消极的品质,比如专横、暴力、野蛮、霸道等,而女性特征中的神经质、软弱、尖利、刻薄等消极品质也同样不招人喜欢。
想象一下,一个勇敢、果断、自信,但是又非常专制、暴力的男性站在你面前,你或许会短期内被他强大的气场所吸引,但时间久了也会厌恶他的独断专横。
英国作家格雷森·佩里所著的《男性的衰落》一书中,通过影视剧里塑造的典型正面男性形象,大致勾勒出具有“阳刚之气”的男子的特点:
1.娘娘腔免谈;
2.影响显著(男人追寻成功和地位,渴望被仰视);
3.吃苦耐劳(男人坚毅、自信而独立的气场,尤其在危机面前);
4.被允许粗鲁(男人行事粗鲁、大胆、有侵略性是被允许的)。
对传统男性进行抽丝剥茧,我们可以察觉到一个现象,坚毅和暴力往往是一体两面。这从一些家长教育男孩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如果男孩动粗,家长可能会说“小男孩嘛”;如果男孩受欺负,父母可能会说:“哭什么哭,打回去!”
因为男人“被允许粗鲁”,所以容易和暴力关联起来。大多数情况下,男人伤害别人是因为控制不了自身的情绪。通常对男孩,人们只会强化他的两种情绪:愤怒和暴力。
这里并非指“阳刚之气”不好,只是对于传统男性的规训中,要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性无时无刻不展现出一种刚毅的品质,往往忽略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因此男性的情绪会变得更内敛、寡淡,以至于容易相信暴力和手腕更能解决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伤害男性内在需求的表现,因为它不允许男性拥有复杂的情绪。
此外,电视剧里喜欢表现的男性特征也是“壁咚”“公主抱”“用钱/身体力量摆平一切”。这种“霸总”行为成为男性荷尔蒙的标志,如果你不强势,就显得你不够男人。好在这种趋势随着“小奶狗”的兴起渐有改观,暖男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雌雄同体的大脑
1978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陌生男女独处5分钟,暗中观察他们的言语、眼神、手势等互动情况和对彼此的吸引力,结果显示双性化与单性化有很大的不同。
“直男直女”组合互动更少,吸引力更低。他们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把天聊死,而双性化的人可以很轻松地聊下去。当“直男/直女”与双性化的人聊天时,双性化的人会更多地回应他们,比如“嗯”“确实”,这样一来相处就更加融洽,对方会觉得双性化的人更富有魅力;而当两个双性化的男女碰到一起,聊天就更加自然,连“嗯”“哦”这种反应都不需要了。
心理学家问:如果满分是9分,你愿意给以上几种人分别打几分?结果发现,在女生看来,典型的“直男”最没有吸引力;不论男女,都会给善于表达的人打4~6分;而对于雌雄同体的人,不论是一夜情,还是约会、结婚,大家都打出了7~8分的高分。
心理学家要求他们思考:“如果我是异性,我会怎么面对压力?”“直男”选择伤心,“直女”要当纯爷们儿,但雌雄同体的人则更少受到身份的限制,对情境更加敏感,如果可以改变,他们会去努力,如果无可挽回,他们很快接受。
电影《王的男人》剧照
雌雄同体是一种保护。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人类不仅要关注周围的世界,还必须保持心理健康,应对生活。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和家人关系紧张,进入新环境需要适应,手头不宽裕等等。有的人选择趴在床上哭;有的人心太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有的人选择淡然处之,貌似佛系。而雌雄同体的选手可以使用不同的策略,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压力。相比之下,他们的精神更加健康,抑郁和焦虑水平更低,创造力更高。
这样的行为背后,有没有神经科学的支持?
长久以来,科学家一直在争论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到底有多大不同。很多研究表明男女大脑有差异,但也有人认为差异很小,分类并不绝对。
是否存在雌雄同体的大脑呢?2021年1月发表在《大脑皮层》上的最新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不但有,而且很常见。
之前的研究表明,心理上大多数人处于通常认为的男性和女性气质之间。
一项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神经成像数据,对9620名参与者(4495名男性和5125名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人的大脑处于男性和女性之间。
在一个亚样本中,约25%的大脑被确认是男性,25%的大脑被确认是女性,50%的大脑分布于中间,具有双性特征。相比具有双性特征的参与者,处于两个极端的参与者抑郁和焦虑更多。
还有一项针对78项内容、大约2万名参与者的荟萃分析显示,符合典型男性特质,比如从不依赖他人、对女性行使权力的男性,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包括抑郁、孤独、药物滥用等等,他们也更加孤立,缺乏和他人的社会联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身处两端的大脑就没有希望了。大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塑的,它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有研究表明,受过大学教育的美国男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雌雄同体;已婚男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雌雄同体。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
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拥有雌雄同体的特质。
著名的创造力研究者埃利斯·保罗·托伦斯(Ellis Paul Torrance)在196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有创造力的男孩比同龄人具有更多的女性特征,而有创造力的女孩比其他女孩更有男子气概。托伦斯说:
“创造力就其本质而言,需要敏感性和独立性。”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发现,女数学家越有创造力,就越能表现出以下特征:“个人主义、独创性、专注性、艺术性、复杂性、勇气、情感、魅力和自我定位。”显然,这是传统上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混合。
还有一个发现,在智商约为115的情况下,智商不再与创造力呈正相关。那创造力与什么有关呢?雌雄同体。作者解释,在雌雄同体的社会中,尤其是在性别陈规定型的社会中,一个人需要具有灵活性,能接纳、平衡明显的对立,比如自私和无私、思考和感觉、工作和玩耍、成熟和孩子气等因素,而且不关心社会规范,能自力更生——这正是创造性人才的特征。
1981年,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男性还是女性中,男性化特征与创造性指标都呈正相关,但女性化特征与男性、女性的创造性都呈负相关。研究人员分析,可能是因为潜在的有创造力的女性正在和社会观念、传统习俗进行斗争,而男性则很容易在社会中找到支撑和支持,这一切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2002年,希特纳(Hittner)和丹尼尔斯(Daniels)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创造性行为。他们发现,雌雄同体的个体往往比非雌雄同体的个体在文学、戏剧和视频摄影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潜质。
关于双性气质的研究还有很多,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
心理上的雌雄同体能带来积极的结果,包括维持社会关系的能力、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自我认同、父母效能、感知能力、成就动机、认知复杂性和灵活性等等。
怎样才能获得双性气质呢?研究人员说,强调认知独立性,注重培养好奇心和能力的父母培养出雌雄同体孩子的机会较大。对于成年人而言,可以从消除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