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几个特点
第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唐宋时期的早期传入,以海路为主;元代的大规模传入及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传入,则基本上靠陆路。这与其他国家或仅靠陆路或仅靠海路,是不相同的。
第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既有和平方式,也有战争方式。新疆局部地区早期的伊斯兰教化,是在军事征服异教徒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就全国范围而言,伊斯兰教的传入应该说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这种和平方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将伊斯兰教带入中国的,主要是唐宋时期的穆斯林商人和元代东来的穆斯林移民。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在中国的永久定居和世代繁衍,促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诞生。2.伊斯兰教的强大同化力,使大量蒙古人、唐兀人、汉人及新疆回纥等族人的后裔改变宗教信仰,促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繁盛和发展。这种和平传入、世代繁衍和同化异教徒的方式与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主要靠武力征服的强硬方式形成鲜明的对照。
第三,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疆地区从10世纪至18世纪,内地从7世纪至14世纪,都经历了大约七八百年的漫长岁月,其传播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只是在蒙古贵族西征和东来建立元王朝以后,伊斯兰教在中国才有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传入和普遍而迅速的发展。这缓慢的传播速度,与那些由于军事上被征服而纷纷皈依伊斯兰教国家,也是明显不同的。
第四,伊斯兰教与佛教同属外来宗教。但佛教传入中国后,立即受到中国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最高统治层中,信佛者、好佛者、捧佛者、崇佛者、媚佛者,代代有之。不少佛教徒,因其高深的宗教学识而被奉为“国师”、赐为“御弟”,冠带荣身,备受崇敬。伊斯兰教从唐迄远,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除新疆局部地区外,从未受到过最高统治者如此崇高的待遇。即以元代而论,伊斯兰教的“答失蛮“所以在统治者的文书中能与僧、道、儒、也里可温等相提并论,所受待遇较好,那主要是教因人贵,以穆斯林为主体的色目人社会地位较高的原故。穆斯林们以其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杰出才干,为蒙古贵族统一中国、治理天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才被元统治者委以高官重任。这种委任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无关。元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并无偏爱,他们信仰和崇拜的是佛教。正如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卷29中所说:“世祖混一区夏,虽弈以儒术饰治,然帝师佛子,殊宠绝礼。百年之间,朝廷之上,所以隆奉敬信之者无所有用其至。英宗时,且诏各郡,建八思巴殿,其制视孔子庙有加,驯至天魔按舞,秘密受戒,故有元一代,释氏称极盛。”伊斯兰教在元统治者心目中可没有如此地位。《元史》中那些显赫一时的穆斯林,其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根未提及,也未见有哪位伊斯兰教学者、大师及其著作明载史籍,其因盖在于此吧?
第五,佛教在中国积极传教,它的高度发展曾多次引起异教徒的嫉视和不安,因此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南北朝时期及唐、元两朝僧道相争的事实,甚至有过北魏太武帝(424-451)排佛、北周武帝(561-578)废佛、唐武宗(841-846)灭佛、后周世宗(954)毁佛等所谓“三廿一宗灭佛”的巨大灾难。而伊斯兰教在中国,除了新疆局部地区,基本上不对异徒传教,亦不与其他宗教争高下,特别是不攻击儒家。所以伊斯兰教教义鲜为教外人知,也未遇到儒、佛、道及其他人的嫉恨。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速度虽慢,但却很平稳。从唐迄明,有人批道,有人辟佛,有人参天主教,伊斯兰教却基本上没有受到过如此激烈的攻击和批评。
这就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问题上的一些较突出的特点,既有别于国外阿拉伯、波斯、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也有别于国内的佛、道等教,而为中国伊斯兰教所独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