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百度百科
帮助
是一个 多义词 ,请在下列 义项 上选择浏览( 共7个义项
添加义项
收藏
0 有用+1
0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佛学
指能招引 可厌 之果之不善法。 三性 之一。与善、 无记 相对,与不善(akus/ala)同义。有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 贪嗔 等烦恼相应、 障害 圣道 等性质。《 俱舍论 》卷十六云(大正29·84b)︰‘由此能感非爱果故,是聪慧者所诃厌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云( 大正 46·669c)︰‘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大乘义章》卷七云( 大正 44·599c)︰‘顺名为善,违名为恶。’
中文名
pa^pa、pa^paka
sdig-pa
类    别
佛教术语

简介

佛法 中,‘恶’可分为五恶、 五逆 、十恶业等种。‘五恶’,指为 五戒 所禁止者,即杀生、偷盗、邪淫、 妄语 、饮酒。‘五逆’,一般指害母(杀母)、害父(杀父)、害阿罗汉(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教团),以此种行为能令人落 无间地狱 ,故名 五无间 业,又作五不救罪;又,此处所说之五逆,与《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立之五逆不同。‘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此中,前三者是身恶,次四者是口恶,后三者为意恶,若行此十恶业,将落入三恶道。

十恶

十恶(梵 das/akus/ala-karma-pathani;巴 dasa^kusala-kamma-patha;藏mi-dge-babcuh!ilas)指十种过患。即由身、口、意 三业 所起的十种非理损人之业,与‘ 十善 ’相对,又称十恶业、十恶道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 恶口 、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依《大乘义章》卷七、《法界次第》卷上等所述,‘杀生’谓断其他有情之命;‘偷盗’谓盗取他人财物;‘邪淫’谓对非己妻妾行违法之行;以上三种是身业恶行。
妄语 ’谓以言诳他;‘ 两舌 ’谓以言构斗,离间彼此;‘恶口’谓以 粗恶 之言,恼怒他人;‘绮语’谓以乖违道理的巧言,令他人好乐,以上四种属 口业 恶行。
‘贪欲’谓染着顺情之境,心无厌足;‘嗔恚’谓忿怒违境,心不能平;‘ 邪见 ’谓否定因果,抱持僻见,心无正信,以上三种为 意业 恶行。
前述十种皆是 乖违 真理 ,损毁自他,故名十恶。此十恶能起报应,通入当果,故又称业道。此中, 口业 四种,顺序不定,如《长阿含经》卷九 作两 舌、 恶口 妄语 、绮语;《增一阿含》卷四十三、《 十不善业道经 》等作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此外,其他六恶,在顺序上也有所不同。
另有上品十恶之说,谓十重罪。《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卷下云( 大正 17·844c):
‘如人有父得 缘觉 道, 子断 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若复有人,其母出家得罗汉道,共为不净是淫中重。若以不实谤毁如来,是 妄语 中重。若 两舌 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若骂圣人是 恶口 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嗔恚中重。若欲劫夺持净戒人物,是贪中重。 邪见 中重,谓之边见。迦叶,此十恶道,是为最重。’
摩诃止观 》卷一(下)引此经文,名之为十恶恶。《止观辅行》卷一之五释云( 大正 46·178a)︰‘若起十恶于中下境尚已名恶,于恩德田名恶中恶。’并举《 大智度论 》所说为例︰被他人打而报复是名为恶,不被打而打人是名为大恶,打有恩者名恶中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