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消费观不一致是什么体验?应该怎么处理?
谈恋爱,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的人说最重要的是他爱我,有的则认为三观合适更重要。
然而除了三观合适,很多情侣忽略了消费观的重要性。
消费观的差异,逐渐成为情侣间的感情杀手。
毕竟,情侣之间金钱是逃避不开的话题。
经常会看到有人问:
和另一半的消费观不一致要不要分手?
与其等到交往后,你抱怨他小气,他认为你拜金。
不如在交往前,先了解彼此的消费观。
最好就是,一开始就找个能跟你花钱花到一块去的人。
消费观不同的两个人,在一起会有很多矛盾。
朋友小霞跟男朋友在一起六年,感情一直都挺好的。
但是最近却一直为钱的事情闹矛盾,小霞开始怀疑以后是否能幸福 。
目前小霞跟男朋友异地,小霞在读研,男朋友在工作。
小霞读研的城市消费水平比大学时待的城市高,但好在自己有补贴以及赚外快。
再加上父母给的生活费,整体的消费水平有所提升,而且小霞有点沉迷网购。
这几个月一直喜欢在网上买衣服,所以经常会被男朋友“教育”。
小霞跟男朋友都是小县城长大,父母都是工薪阶层。
但由于小霞是独生女,所以父母在她身上花钱比较大方。
而小霞男朋友家里还有个姐姐,他会比较心疼父母,所以不太舍得花钱。
他看到小霞花钱大手大脚,会让她少花点给爸妈省点钱。
小霞认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喜欢就买,花钱是一种享受;
她男朋友则觉得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能不买能不花的就不要多买多花。
最近一次吵架,是小霞在网上买了内衣、手套和袜子,一共230元。
他觉得小霞花钱太可怕,小霞觉得他跟自己消费观差距太大。
小霞开始担心,这样的差距结婚以后会幸福吗?
类似小霞这样的情况,相信不在少数。
而且大部分情侣,几乎是在争吵中结束恋情。
难道消费观不同,就不适合在一起吗?
其实不一定的,毕竟消费观也是感情磨合的一部分。
能够遇到消费观一致的人自然好,可如果一段感情因为消费观不同而出现问题。
分手不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同事闺蜜叶琳家庭情况属于小康家庭,
父母觉得女孩应该“富养”。
所以她养成花钱没有节制,没有计划的习惯。
形成的消费观是在自己经济许可范围内,一定要买最好的。
叶琳的男朋友虽然也在小康家庭长大,但他的父母认为男孩应该“穷养”。
所以从小开始被灌输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观念。
两人刚在一起的时候,确实也会跟其他情侣一样出现消费矛盾。
因为消费观的问题争吵过好多次,但好在两人都比较珍惜这段感情。
两人开始尊重彼此的差异,开始在原则和对方之间轻微地妥协。
叶琳男朋友会在她每次要冲动消费时,在身边循循善诱。
比如告诉她什么之前买过还没用完,什么东西使用频率不高等。
叶琳大多数时候,都会听从他的分析和建议。
当然,不只是叶琳在融入他的生活。
他也融入叶琳的生活,比如每次叶琳发现好吃的分享给他,他会带她去吃。
会在放假的时候,规划两人来一次短途旅行提升幸福感。
叶琳和男朋友在一起,同样经历过消费观不一致。
同样会因为消费观差异而吵架,但他们不同的是懂得在争吵后总结和反省。
他们开始学会去尊重彼此的不同,接纳彼此的生活习惯。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消费观念。
如果你想强行去控制他的想法,或者他想改变你的观念,都势必会导致痛苦。
情侣消费观不一致,这件事本身不会导致感情出现问题。
真正导致感情出现问题的是,你们想控制对方的想法。
想改变彼此的观念,来顺从自己。
温馨提示:
情侣消费观不一致,真的不是问题。
只要彼此都愿意让一步,主动做一丁点改变,而不是去强制对方改变自己。
消费观不一致将不再是痛苦,而是增进关系的资源。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