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新海诚电影《铃芽之旅》首映日影评

新海诚电影《铃芽之旅》首映日影评

5 个月前

距离新海诚的上一部电影《天气之子》上映,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年,上次和朋友们讨论《天气之子》的剧情和“枪”的暗示仿佛还在昨天。2023年,新海诚履行了三年之约,将新作《铃芽之旅》搬上大银幕,而我从进入大学校门走到毕业的门口,也从各类媒体的看客变成偶尔创作内容的自媒体作者。时间过得真快啊,大学时光如此,灾后的时光也是如此。

《铃芽之旅》作为新海诚“灾难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不再采用小概率发生的彗星撞地球,或者完全奇幻的长年暴雨这些具有浪漫色彩的,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架空设定的要素,而是着眼于与我们最接近,体感最明显,破坏时最暴力的灾难——地震。远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近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再到刚刚过去的土耳其-叙利亚大地震,我们或许听说、或许眼见、或许经历过地震的恐怖,或许在一次次的防震减灾演习中感受过地震随时发生、近在咫尺的威胁,或许在地理课堂上学习过地震形成和传播的科学原理,但用动画的方式将它温和化、神秘化,并用童话般的方法将它化解掉,再给受灾者以温情的抚慰和贴心的鼓励,却是我们不曾有过的体验。

而新海诚选择了这条路。

电影的起点是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还记得那天晚上,我看到电视里到处是倒塌的房屋,砖块和瓦砾掩盖了所有地面,当镜头切到福岛县,直升机转播着裹挟着泥沙、车船和动植物的乌黑浑浊、翻涌向前的海啸。12年来,我从未忘记过那缓慢而无可阻挡的线条,那些被无声湮没的房屋,以及设身处地时本能的恐惧和无力感。如果是亲历者,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女主角岩户铃芽就是这样一位亲历者,她在地震和海啸中失去了母亲,自己也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最终只剩下一只残缺的小板凳,到处奔走寻找母亲的绝望,以及12年无法走出的心理阴影。她把记录当时心绪的日记涂黑,把日记本埋藏在废墟下面,甚至强迫自己在脑海中删去这段记忆,只记得母亲离去的事实,和作为永远珍惜母亲唯一遗物的约定。

但铃芽终究是幸运的,她有愿意为了抚养她而放弃自己12年大好青春和幸福生活的小姨,有关心她学习和生活的闺蜜同学,也有愿意保护她、并最终陪她一起迈向明天的帅气男主——宗像草太。随着男女主角的相遇,故事正式开始。2023年,也就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的12年后。铃芽无意间看到了往门,又无意间拔出镇压蚓厄尾部的要石封印,导致封印松动,日本各地都将发生地震灾害。而原本作为要石的神明“大臣”却擅离职守,将镇压的使命甩给草太,又一路引导两位主角逐一化解地震危机,举动间显现出神明的随性和悠然。看到这里,我有一个猜想:也许只有神明和蚓厄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地震灾害——蚓厄一心只想破坏,一有机会就向人间发难;而能约束蚓厄,又能凭借自身随心所欲的性格保证地震永远随机发生的,只有作为蚓厄封印的神明。这也许是影片中主角最终能原谅“大臣”所作所为的原因之一,毕竟以凡人之力是无法改变神明的意志的。这与我们对待神明的态度有所不同,神明失职就会遭受天怒人怨,失去香火和信仰,逐渐湮没在历史中,怎么敢像“大臣”一样随心所欲呢?因此,我在观影过程中一直不爽“大臣”的行为,到最后它重新化身要石,将蚓厄封印时,才稍有缓解。

铃芽和草太一起,一路穿过了大半个日本,从南至北经过宫崎县、爱媛县、神户市、东京,最终到达铃芽的故乡——仙台市。其中神户市、东京市和仙台县三个地点的选取与地震都分不开。神户市在1995年经历了7.3级的阪神大地震,当时地震发生在清晨,人们来不及避难,死伤惨重;东京都在1923年经历了8.1级的关东大地震,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而后又发生霍乱流行,伤亡约10万人;仙台市是东日本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发生后,当地大规模停电,市内发生多处燃气泄露,海啸到达后,市内严重内涝,其北部的气仙沼市被混合着石油的海水淹没,渔船起火后随浪潮漂流,大半个城市陷入火海,影片高潮部分里往世的场景大约取材于此。在查资料的时候,每个数字、每段记载都如同明晃晃的银针,刺痛着我的眼睛,内心复杂的情绪实在难以诉诸文字。

还是回到影片本身吧。“灾难三部曲”与新海诚以往的电影有显著的不同之处,那就是电影的大团圆结局。此前,新海诚监督的剧情主打一个胃疼,男女主角总是爱别离,求不得,永远带着青春的羞涩、酸楚和痛苦。这在新海诚眼中,是无限循环的日常生活中浓缩提炼出的情感,是人生仍然鲜活的证明,也是不愿或无法脱离这种日常的无奈的寄托。然而3·11大地震改变了日本社会的心理,人们发现自己在“失去的二十年”中的稳定生活,哪怕是稳定的失业和失意,也只是偶然的侥幸,因为在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后,日常会被打破,精神会受冲击,自己曾厌倦的明天可能永不再来。于是,人们想要改变,想要紧紧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伟大的事情。

新海诚也是如此,市场的呼声更让他不得不如此。在这样的氛围中,带着此前15年的积淀,《你的名字》诞生了。摆脱了昭和末年的沉寂、酸楚和置身事外,主人公也好,新海诚也罢,都在践行着“积极入世、积极改变”的信条。泷与三叶一同拯救了本已消失的未来,迈向美好的生活;电影也如同一匹黑马,成为日本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此后的两部电影中,这个信条也从未改变。帆高与阳风雨与共,让东京湾的天空再次放晴;铃芽和草太携手化解蚓厄危机,铃芽继承母亲的事业,草太也继续履行“闭门师”的职责,二人在初遇的坡道上重逢。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也许都有吧。

影片的结尾,铃芽找到了12年前在往世中徘徊的自己。在草太的陪伴下,铃芽带着母亲的遗物走向小时候的自己,把迷茫、彷徨、恐慌的她抱在怀中,告诉她:“你会好好长大,遇到爱你的人,我保证。因为我就是你的明天。”于是,小铃芽终于有了离开往世,回归现实的勇气,长达12年的阴影就此消散,锈锁12年的齿轮开始转动,往世中的烈火、焦土与愁云不再,银河高挂于天际,俯身便是青草与花香。恍然间,铃芽和草太轻轻掩上木门,锁芯跳动的声音仿佛惊堂木响,一段冒险、一段伤痛、一段时光也轻轻画上句号。

从剧情、演出、声乐等综合来看,《铃芽之旅》无疑是一部好电影,但远非完美。

在剧情上,本片采用了公路片的形式,大篇幅地刻画铃芽与身边的亲友的互动与情感,其中男主草太的戏份并不多,在后半段甚至几乎消失。但在重新封印蚓厄的最高潮部分,驱动铃芽“以命换命”的动因,却是单纯的对于草太的喜爱。也许是为了维持“新海诚式”电影中一贯的恋爱戏份,编剧似乎并没有善加利用铃芽与其他人在相处中逐渐深刻的情感,而是舍本逐末地将短暂相遇的男女用“爱情”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为对方付出生命,也愿意为对方返回人间。单从这条感情线来看,这样的安排无异于拔苗助长。而本应该更加重要的小姨却没有得到足够的笔墨,导致这对“母女”在车站里的情感爆发颇为突兀,观感显著下降。

再者,电影并不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导演虽然想借这部电影安慰大地震中的受灾群众,可事实上是否真的有效果呢?对于那些失去亲人、流离失所的灾民,一句“明天会更好”会有多大作用呢?电影中对灾区的人、事、物的刻画,究竟是抚平创口,还是再揭伤疤呢?作为农业大县的福岛县,群众的生计没有得到妥善安排,农产品在日本政府的一通胡闹下被贴上“辐食”的标签,翻身无望。地震中损坏的核电站就此废弃,核废水被排入大海,永久污染全人类的水资源和渔业资源。这和电影中奋不顾身的主角们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只能说毫不相干,甚至惹人发笑,令人不齿。影片与现实的割裂感也是令我感到难受的来源。

发布于 2023-03-25 01:39 ・IP 属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