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
豪气的墨镜  ·  pandas ...·  1 年前    · 
高大的消防车  ·  Spring Data JPA ...·  1 年前    · 
潇洒的硬币  ·  winform 调用 js - ...·  1 年前    · 
苦恼的白开水  ·  java - Convert a JSON ...·  1 年前    · 

转眼间,《奇葩说第六季》马上就要接近尾声了,不如大家来预测一下谁会是今年的BBKing?

我个人认为邱晨还是蛮稳的,观点也很正,从来没有发挥失常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最爱就是邱晨咯……

不得不服马东啊,奇葩说开播到第六季了,不但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具有生命力的节目,而且神奇的是,每一季都会贡献出很多热搜,很多关注,这个节目永远不缺话题。

第六季官宣导师阵容的时候,没有了高晓松,大家还在担心是不是就不好看了,但结果明显是咱们多虑了……

比如最近的热搜,有“恐婚”的辩题,有该不该交“颜值税”的辩题,还有傅首尔哽咽谈咸鱼老公,詹青云和黄执中大神较量等等,哪个单拎出来都能构成一波波的关注和争论。

本着私心,再贴一段虫仔的金句。

更不要说它贡献过多少金句,多少段子,多少令人惊艳的段子和论据,总之,感觉这是全中国最聪明的一群脑袋聚在了一起。

所以,马东是不是“老谋深算”!这节目开得太值了!“奇葩”本就是吸引争议的体质,让这些怪咖、大神、“讨厌鬼”们公开辩论,更是博关注,恨不得每一集都有爆点。

不信,咱们在脑子里回顾一下,从第一季播到现在,网友们骂过的辩手(或导师),恐怕都数不胜数吧……

简单举个例子,第六季刚刚开播没多久,就喜提了三个热搜。

一个是李诞花式辩论,“美术馆着火,救画还是救猫?”李诞选择救猫,并且用他长期在脱口秀战场上练就的解构能力,一条一条把论点变成了包袱,全场沸腾,笑点密集。

李诞太知道娱乐节目的生存法则了,这场辩论之前一直在装怂、自黑,怕这个怕那个,说自己不会辩论,关键时刻就来了这么一场给力的。而且他明白,综艺节目里的辩论,占理不占理是次要的,段子好笑是重要的…… 和李诞针锋相对的是辩论大神黄执中,他选择救画,并抛出一个震撼心灵的论点——“遥远的哭声”。

讲真,这个说法确实很高级,听到的一刻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个论点的大意就是,选择救猫的那些人,你只听得到近处的哭声,只能感知到猫的痛苦,可是随着你的认知水平越高,你就能听到“遥远的哭声”,也就是那些蕴藏在艺术品中的情感。

“遥远的哭声”甚至被人民日报官方盖章,也说明节目的影响力之大,更说明黄执中的辩论境界之高。

今天呢,我们除了讨论奇葩说的好看之处,其实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值得咱们琢磨琢磨。

仍记得开播之初,有两个人引发过全民讨论,一个叫许吉如,是第六季来的新辩手;一个叫罗振宇,是《奇葩说》连续三届的导师。

这俩人,无一例外都被网友们“骂”得很惨。

所以,这档节目确实蛮有意思的,你会发现你会很容易就喜欢某些辩手,也很会轻易就“讨厌”某些人。这个节目如此爱恨分明,这背后的心理因素和动机就很值得玩味。

它就像一个放大镜,把每个人身上的势能和弱点都照了个一清二楚。

它也像一个粉碎机,粉碎幻觉、粉碎人设、粉碎歌舞升平的假象,把那些潜藏在人性中的东西明晃晃地铺开来。

喜欢,还是不喜欢,平铺直叙,直击心灵。

为什么他们不被喜欢?

先说说第一个美女。

许吉如,长得美、学历高、能力强、嘴皮子利索,在一堆草根中间,仿佛是闪着光的金凤凰。

回想一下,前几季《奇葩说》里还真没出过什么美女,红的都是怪咖或谐星。所以,这一次来了许吉如这样的高知美女,一开始阵势是很强的,给的镜头多,收获的赞叹多。

许吉如的履历到底牛逼到什么程度?有三个关键词:清华、哈佛、全球顶级律师事务所。

如果在节目里要给她加个定语,恐怕一句话都装不下,想必要诠释成——“来自清华的哈佛女孩、顶级律师、可以代表中国人去联合国开会的青年楷模许吉如”。

金光闪闪的女孩走了一条普通人望尘莫及的人生之路:

出生于南京,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精心培养,15岁夺得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后进入南外,毕业后被保送至清华学习法学专业,22岁攻读哈佛大学硕士。哈佛毕业留在全球顶级律所,但后来辞职,全力逐梦演艺圈。

这也是罗振宇被骂的原因之一,他自作主张要把卡片送给别的战队,那么自己的队员万一被淘汰,就没有机会复活了。所以后台的队员们一片义愤填膺。

然而众星捧月的许吉如在《奇葩说》里的命运却离奇地短暂。

复活的时候看得出她很想赢,挑了对方看似最弱的一名辩手胡老师,辩论的过程凭良心讲也算是旗鼓相当,结果观众的投票却是惊人的悬殊。

许吉如仅仅得了十票,在《奇葩说》的历史上也算是倒数的名次了。这更彰显了某种集体的情绪:“我不管你讲得好不好,但我就是不愿意听。”

许吉如的辩论风格非常强势,语速超级快,快到令人不舒服,有点咄咄逼人的味道,肢体语言和表情也蛮凶的,用网友的话叫做像“教导主任”。

初级辩论选手很容易就走入“咄咄逼人”的迷途,第一季的时候蔡康永就说过这并不是好的方式,容易自取灭亡。

不喜欢美女讲道理,更不喜欢像学生会主席一样的美女讲道理,这大概是许吉如没有料到的局面。

然而,若论观众喜爱的程度,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的,杨超越就是可爱啊,傻萌傻萌的啊,马东时不时就cue杨超越发表几句观点,没办法啊,暖场、活跃气氛、放松身心,她一讲话大家都喜欢听。

况且,杨超越就真的“笨”吗?也不见得,或许是太明白大家喜欢什么了。

这就是综艺节目的残酷之处,恐怕也是许吉如深感无力、找不到头绪的地方。 “被人喜欢”实在是太深奥的一门学问了,能力和优秀不是敲门砖,甚至美貌也不是敲门砖,它更像是一种玄学,说不定什么特质就能打到观众心里去。

如果非要总结的话,或许可以概括为“综艺感”,更玄一点的说法是,它讲究“观众缘”。

这一点,在罗振宇身上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罗振宇是更具典型意义的“成功人士”,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身份来佐证这一点。

他是奋斗出来的精英,极度的现实主义者,生活中的强者,创业成功的商人,最大的性格特征是“精明”和“务实”。

不信,我们来瞧一瞧他的履历。

因为从小能言善辩,罗振宇瞅准了“传媒”这条路。1990年考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系,后来到了中国传媒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

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但没有解决编制和户口,成为了一名“临时工”。可罗振宇做到了央视最牛的“临时工”,最高光的职位是《对话》栏目的制片人。

《对话》这档栏目是CCTV-2播出的,请的都是企业家、政府高官、社会名流等嘉宾。有一段时间,它代表着最权威媒体做的最高端的访谈节目,还曾经被各大商学院列为MBA的课外教材。在那段时间里,罗振宇身边可以说往来皆鸿儒,他说他站在最牛的平台上,这一点不为过。

用他的话来说,叫“开了上帝之眼”,“开策划会就像是开国务院办公会”。每年的两会期间,他意气风发,“经常忙到凌晨四五点,在办公室高声朗读《古文观止》来解压。”

在央视时的罗振宇。

罗振宇讲到自己做制片人时的风光是这样描述的。

后来,得罪了领导,愤而辞职,下海创业。在谈到那位领导时,罗振宇言辞尖利,说“他现在还没判,他判了我要去看看他”。

再后来,就在“知识型网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组建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公司,研发了APP,搞出了一些大动静,比如拍卖papi酱的视频啊,跨年演讲啊,包括上《奇葩说》,实现了“要把自己这张胖脸给露出来”的宏大愿景。

说实话,罗振宇身上当然有值得人们钦佩的特质。他在前几季的《奇葩说》中表现得也可圈可点。

比如他好学,在《对话》的三年里,他用尽了一切办法,以“开策划会”的名义和各种嘉宾长时间交流,分秒必争地学习新知识,倾听成功者的经验,获得了快速成长。(当然这也可以折射出他精明的一面,公器私用嘛)

还比如他勇敢和务实,善于抓住机会,不怕失败。

从央视离职后,罗振宇做过很多尝试,做主持人、做策划、做合伙人、做老板。也失败过,也打脸过,也和亲朋好友闹掰过,但都没有让他退却过。

他的人生格言是“要做一个鼠目寸光的人”,“有钱不赚是傻子”,极度的务实,让他一再折腾也没有把自己甩下船。

罗振宇曾做过一段时间的主持人。

还比如他勤奋。他的“罗辑思维”最主要的业务就是“知识服务”,既然要服务知识,那他本人必须要博闻强识,要迫使自己长期处于时代的前沿。

罗振宇一年365天,每天早上六点都要给用户发一条60秒的语音,雷打不动。除此之外他还要坐在摄像机前大侃特侃,给用户提供一些速成的、好消化的知识。长期的坚持,其实很考验毅力。

还有一点也是挺难得的,罗振宇是个相当坦率的人,他承认自己“没有情怀”“不管别人”“不谈精神”,务实就务实嘛,只要能实现自己的野心,就什么都好。

能做到以上几点的人,基本就获得了大概率的成功机会。那么,这样一个经受住了九九八十一难的成功人士,为什么在《奇葩说第六季》就毫无征兆、来势汹涌地翻船了呢?

目前得到的反馈是,大家不喜欢罗振宇身上那股自以为是的老板态度,有一股迷之自信,或者“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的强行灌输价值观。

最迷的一幕就是送出复活卡,罗振宇甚至自信到他的队员也会支持他这一举动,事实上,队员们的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

虽然罗振宇也懂得综艺节目的游戏规则,经常自黑,把自己贬到很低的位置,但是那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几句不痛不痒的自嘲,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的优越感——我是见过大风大浪并且挺了过来的人,我有资格做你的人生导师。

这一点和许吉如很相像,我们身边不缺少这样的“成功者姿态”,即:我可以自我嘲讽,但我说的是真理,你们要信。

而这一点正是犯了《奇葩说》的大忌。

这个节目的受众是年轻人,倡导的价值观是多元、包容和认同,喜欢张扬个性,呈现万象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反精英、反传统、反标准的,大家追求的是精神碰撞,而不是煲一锅成功学鸡汤,或是听领导、听班长训话,这也是马东的初衷。

所以,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许吉如和罗振宇,两个世俗意义上无可争议的“精英”,这回栽到了广大“草根”手里。

我们到底喜欢什么?

所以,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人呢?

回顾一下《奇葩说》那些红起来的,或者受到更多喜欢的人,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你要够个性,反传统、反权威、有自己的坚定立场。

这种“怪”不是哗众取宠的怪,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在个性的基础上言之有物,态度鲜明,才能持续长久地受到大家的认可。

比如第一季还不配拥有姓名的肖骁,当时节目组给他的名字叫“蛇精男”,然而到了第四季他得了BBking,到了第六季也有他,几乎是坚持时间最长的辩手,六朝元老。

他不回避自己搔首弄姿的肢体形象,自诩为“大少奶奶”。

黄执中是台湾人,参加《奇葩说》之前一直在大学里教书,但他已经是辩论界里的传奇人物,因为他一生挚爱就是辩论。

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华语辩论最高赛事“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也是唯一未晋级决赛,却可以拿到“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的传奇人物;是辩论学派“新剑宗”的创始人,也是亚洲有系统性的建构辩论学理的第一人。(来自百度百科)

他把辩论升华到了理论的高度,几乎是动用了人生全部的热情来做这件事。

我曾看过他以前一个关于辩论的演讲,他花了15分钟讲解“什么是桌子”。那是一段绕口令一样的讲述,但却很迷人,起码触发了我深深的思考,我在哪,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什么是桌子……

黄执中拿下过第三季的BBking,一直到现在第六季,他从未跌下过神坛。罗振宇那么自傲的人,唯一钦佩的就是黄执中。这里不再列举他的神之辩论,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自行观看。

事实上,这正是专业带来的魅力,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会获得别人的高度尊重。

而前文中说的许吉如,或许也是欠缺了这一点。她虽态度强势,可辩论内容实在称不上惊艳,后来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也暴露了自己其实专业并不扎实,内涵并不丰厚的弱点。

她也受限于自己搞不清“专业”究竟在哪里。读了那么多年法律,在最顶级的学府接受教育,却辞了职,开始进军媒体界,做主持人;做了主持人又去搞演讲、搞辩论。

现在,她开了一个公众号,说“要做一个写到人心里去的作者”,年底准备出随笔集;在公号里,她也说,自己在尝试vlog领域。

可有一点还是蛮讽刺的,最近更新的一篇文章叫《隔行如隔山》,在里面她写道:“斜杠青年真的没有很酷”……但是文章开头的一段话倒也实诚:

作为一个职业半吊子——“有过正当职业,也有一些其他爱好,这也能做,那也可以,有一点历史,有一些潜力,目前还没有看到巨大能力,社会身份很难定义的人”,有一些心里话,很想说。

第三,暴露脆弱,做一个“真”的人。

那些常年在《奇葩说》收割粉丝和好感的辩手,你会发现他们永远在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回避自己的局限,也不粉饰自己的人生。

黄执中,那么牛的人,小时候被校园霸凌,导致长期不喜欢和人交流。

所以他讨厌小孩,一辈子不会生小孩。

这病就是压力太大累出来的,你应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啦,作为粉丝的呐喊啊……

马薇薇,第一季BBking,自从在节目上自曝和另一位辩手周玄毅恋爱之后,陷入了“小三风波”,长期被网友骂,导致抑郁症。

这一段就不展开讲了,马薇薇和周玄毅谈恋爱,周玄毅的老婆站出来说她是小三,大家感兴趣就自行围观吧……马薇薇业务能力没得说,但人真的太嚣了……

黄执中和她辩论的时候,提到了那段灰暗的岁月,马薇薇痛哭流涕地和他“开杠”,成了经典一幕。

相对来说,《奇葩说》是一个真实的节目,因为这是一个靠“人”来运作的节目,谁也无法操控剧情的走向,剧本也很难。

在这样的节目中,“人设”是很难立起来的,因为谁也无法一边照顾自己的“人设”,一边还要有密集的理论输出,要和人辩论,要清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一心多用,几乎不可能。

所以,我们姑且可以下个结论:《奇葩说》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的出场和被喜爱程度,大体可以反应出某个时候某个群体的某种动向。

也就是说,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有兴趣去探寻更宽的边界、更多的可能性、追求更不一样的人生,我们不再被单一的价值观束缚。

长久以来,我们接受到的教育都是主流且统一的,要谦逊、要懂得体察、要遵循良序公俗,不逾矩,不出格。

然而,这并没有照顾到每一个个体的内在,它更像是一种“利他”,也就是教导人们要成为别人、或大众眼中良好的自己。

但是,现在的人渐渐地有了自我的意识,更加在意自己内心的渴望和觉醒,所以,会诞生出越来越多的“奇葩”,“奇葩”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明的进步。

最后,说回到许吉如和罗振宇。我们并不是要抨击这种人格,相反,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仍然是厉害的,他们一定比大多数人活得好,道理很简单——努力比不努力强,优秀的人会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权。

我们只是探讨,他们为什么不适合娱乐圈?

因为 娱乐圈本身就是一个旨在让人放松的地方,如果连这个地方都变得无比上进了,我们就连透口中气的地方也没有了。

要知道 有时过份优秀的人过份的逼近只会让我们更加紧张和自卑, 他们的降临只会让我们原本苦逼的生活更添烦躁,对对对,我知道你很优秀,但你能不能走远一点,让我歇息一下——毕竟,我们大家都是累得只想平躺下来刷刷手机的平常人呢。

祝大家开心,能上进的上进,能躺平的躺平,

总之,要开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