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儿童特有的精神力量: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特有的精神力量:有吸收力的心灵

传统观点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是弱小的,价值很低的,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积累才能对社会有了贡献,然而蒙特梭利博士提出了“有吸收力的心灵”(有的翻译为“吸收性心智”)这一观点,她认为儿童的大脑可以无意识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就好比一块海绵,会自然而然地吸收水分一样,无论是干净的水还是污水,都会被完完全全吸收。如果正如她所说,那么儿童所处的环境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因为无论环境里的东西是好是坏,儿童都将不加辨别、不经选择地完全吸收。

对于儿童来说,“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使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蒙特梭利博士在她的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灵》中这样定义了儿童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

有吸收力的心灵从婴儿一出生一直维持到大约六岁。在此期间,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接触联系,来吸取感觉、经验、印象、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和行为习惯,这个过程不需要有意识地去记忆,是自然产生的。儿童有潜力去创造一切,但在此之前需要准备好很多事情去激发他们的这种潜能。因此蒙特梭利博士提出了“星云”(Nabulae)这一概念。星云是宇宙中一种包含气体和尘埃的区域,由于这个区域里聚集了大量气体尘埃和其他物质,形成了较大质量,因此还不断从宇宙中吸收其他物质。在星云组织形成恒星之前,还需要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对于“星云”来说,里面并不包含恒星,只是包含了形成恒星所需的那些元素。儿童的大脑也是一样的,从出生那一刻大脑并不是空白,只是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变化才能让大脑发挥作用。

在这一阶段儿童吸收的一切将会成为他们大脑的一部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就是 “记忆基质”(Mneme)。蒙特梭利博士在书中是这样描述这一神秘精神力量的,“儿童吸收学习得来的具有个性的东西都永久地存留在他们的头脑之中,虽然这些具有个性的东西以后就因为某种原因不再使用,但他们在潜意识里还是存在的。因为婴儿时期形成的东西是无法完全剔除的。记忆基质不但创造个体的特性,而且会保持这些特性在他们体内的生命力。儿童时期学习吸收的东西会永久地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 ”记忆基质在三岁以前形成,人们虽然并不能确切地记得它,但它却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影响着人的行为举止。

与儿童长大后有意识地去学习弹钢琴或跳舞蹈不同,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学习的翻滚,坐和行走,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不需要外界因素驱使的,不需要成人教他们,他们也会学这些技能,这都是由于儿童具有的特殊心理。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由一种叫做“有目的的行动”(Horme)的内在推动力所驱使,这种内在力量使生物在所处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有目的的行动”贯穿我们的一生,而有吸收力的心灵在6岁以后就消失了,被有意识的思考(conscious thinking)所取代。

蒙特梭利博士认为婴儿出生时并不是我们认为的空白的无用的,而是有一个神秘的精神伴随婴儿诞生,在有吸收力的心灵存在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0 - 3岁,我们称为精神胚胎期(spiritual embryo),儿童无意识地组建形成大脑,精神胚胎期是婴幼儿逐渐从无意识转化成有意识,并形成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婴幼儿的兴趣、能力、气质、人格等发展的关键时期。3-6岁阶段我们又称之为社会胚胎期(social embryo),大脑和身体其他机能进一步发展,但是已经有一些有意识的记忆,并且儿童开始更多关注他的周边,会开始和周围的人有社交互动。


本人原先在国内为银行从业者,移民加拿大后从Ryerson大学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国际经济与金融硕士学位,之后由于家庭和自身规划的原因转行幼儿教育,受训于加拿大多伦多的AMI蒙特梭利教师培训中心,取得3-6岁阶段蒙氏教师证书,现在加拿大的蒙氏幼儿园工作。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蒙氏幼儿教育法。

发布于 2019-03-05 07:23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蒙氏教育 (3到6岁)

    曾经的经济学学生和银行从业人员,现在AMI加拿大培训中心读蒙特梭利3到6岁教师培训课程。蒙氏的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探索。我们不是在教授,而是帮助建立孩子与环境的联系从而使他们自主学习。在这条路上我们永远是学生,与我一起开启蒙氏教育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