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所谓悬疑电影,主要指以悬念建构整体叙事框架的类型电影。悬疑片因为反映社会问题,涉及高智商犯罪,针砭人性之恶,批判性较强。因为悬念迭起,人物命运多舛,情节发展波诡云谲,真相被层层包裹,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总能成功吸睛并引发后续思考和讨论。悬疑片的亚类型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电影的元素,西部片、爱情片、动作片、歌舞片、喜剧片、惊险片、侦探片、科幻片、灵异片等,只要以悬疑构置叙事,基本都可以冠之以某某悬疑片。

建国后名噪一时的国产悬疑片有《羊城暗哨》(1957)、《405谋杀案》(1980)、《戴手铐的旅客》(1980)、《神秘的大佛》(1981)等,新世纪前十年也出现了如《神探》(2001)、《门》(2007)、《风声》(2009)等力作。近十年来悬疑片题材多样,佳作纷呈,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口碑之作有《杀生》(2012)、《二次曝光》(2012)、《浮城谜事》(2012)、《全民目击》(2013)、《白日焰火》(2014)、《催眠大师》(2014)、《十二公民》(2015)、《闯入者》(2015)、《心迷宫》(2015)、《暴疯语》(2015)、《烈日灼心》(2015)、《追凶者也》(2016)、《你好,疯子》(2016)、《分裂》(2016)、《捉迷藏》(2016)、《记忆大师》(2017)、《目击者之追凶》(2017)、《妖猫传》(2017)、《暴裂无声》(2018)、《无双》(2018)、《罪途》(2018)、《风中有朵雨做的云》(2019)等。

《神秘的大佛》海报

当下悬疑片大行其道,广受欢迎,原因有三:一是内容主题上直面当下社会问题,直击人性之恶;二是形式迷魅,以智力冲浪的方式,挑战观众的智商;三是在社会心理上可反观观影者自身内心的冲突,使焦虑情绪得以缓解,潜藏压抑的“暗物质”得以释放。

内容上直面当下,直击人性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时代到来,生活节奏加速,竞争白热化,西方的“城市病”“后现代病”亦不邀而至,心理病变和犯罪案件增多。由此中国悬疑片学习和致敬西方经典,聚焦现实,剖析泛滥的人性之恶,表现透骨入髓的绝望,目的是警世醒世,让人心生怵惕,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同时激发对美好人性的憧憬。

其一,直击丑陋人性,鞭挞群体性原罪,这是大多数悬疑片的“硬核”所向。以《罪途》为例,作为讲好了的“中国故事”(网络大电影《罪途》系列的周播放量到达到惊人的2.74亿次,“2018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的入围优秀作品名单,《罪途》被评选为“年度优秀网络电影长片”。2019年第三届金骨朵网络影视盛典上,获得年度品质网络电影奖。),聚焦儿童性侵、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校方的文过饰非、媒体的不实报道等社会热点问题,直面当下女性身体和心灵所受的戕害,剖析女性的尴尬处境,触到了社会痛点。本片中艾发衰容的母亲秋红设计,将十年前所有涉事者都集聚到一列火车上,想要弄明白女儿徐囡囡的死因,却被时乖命蹇的周新雪暗中出手“复仇”。秋红和周新雪之所以选择私下复仇而不诉诸法律,是因为法律对隐性的家暴、虐童等罪恶无可奈何,因为女性和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在男权社会没有话语权,常被置于“无视”的位置。秋红因家暴离婚,竟然被人谣传为“去省城卖身”,连带女儿也惨遭校园暴力。秋红、徐囡囡和周新雪被丈夫、小卖铺老板老赵、教导主任吴健、男同学王超和何家斌、男记者梁夏等构成的“男权网”罩住,无所遁逃,有冤难伸。这些男性恃强凌弱,以众暴寡,共同酿造了人间悲剧,甚至迫使女法医刘昔之也沦为了犯罪同谋。被侮辱被伤害者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反抗男权社会,为鬼为蜮、狗彘不食的老赵死有应得,虽然大仇得报,但童年受辱、一生被毁的周新雪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影片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心灵拷问和道德审判,“在地性”很强,提出的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社会地位问题,值得全社会反思。

还有荒诞悬疑喜剧《杀生》,表现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残酷故事,表现了“乌合之众”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复杂面目。《心迷宫》揭开一个环环相扣的乡村罪案,照出每个人心中的恶与自私。《浮城谜事》探讨出轨的社会话题,亦剖析了复杂的人性。

电影《杀生》剧照

其二,直面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本原罪”。被物质异化的“成功人士”,通过血腥野蛮的手段积累财富,犯下罪案后妄想布设迷阵成为法外之徒。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真相大白之日,也是这些“南鹞北鹰”末路之时。如《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开发区主任唐奕杰、房地产商姜紫成及情人连阿云无一不是经济大潮中的利欲熏心者。他们官商勾结,最终内讧火拼犯下命案,走上了不归路。《暴裂无声》中的煤老板昌万年手眼通天,黑白两道通吃,为了开矿绑架律师女儿,又射杀挡了他财路的哑巴农民矿工张保民的儿子,造下恶业。《追凶者也》中的宋老二因为不肯迁祖坟,挡了如饿虎饥鹰般的马氏兄弟财路,便被其买凶追杀。

其三,表现人性的救赎和回归。根据美国电影《十二怒汉》(1957)改编的《十二公民》,展现了中国芸芸众生的隐痛和无奈,在揆情度理的辩论中,不同的人生观冲突碰撞,但人性的光辉终究驱逐了心灵的阴霾,每个人都反躬自省,心理创伤获得一定程度的治愈。《烈日灼心》中三兄弟,老大是帮人无数,拒绝采访的出租车司机,老二是除暴安良,从没想过升迁入职的协警,老三是负担孤女饮食起居的渔夫。他们为背负的血债而内疚,因此潜藏城市一隅,共同抚养孤女赎罪。《全民目击》中林萌萌杀死了准新娘,富豪父亲林泰百般设计揽罪,以此来教育宝贝女儿,父爱如山,令人泪奔。

形式迷魅,智力冲浪,考验智商

好奇和完型心理是悬疑片的精神基础,看悬疑片就是辨伪去妄,考验智商的智力冲浪,遵循的模式是:猜(皮相之见)-翻转(柳暗花明)-猜错(误入迷途)-再翻转(峰回路转)-再猜错(疑窦复生)-再猜……终局(大吃一惊)-原来如此(真相大白)。如悬疑片典作《控方证人》(1957)中的辩护律师威尔弗里德爵士,以为通过自己辩才无碍解救了无辜的沃尔,实际上却被沃尔的妻子克里斯汀利用他救夫,而克里斯汀被暗结新欢的沃尔利用脱罪后,终遭抛弃,于是刚烈的克里斯汀愤而弑夫。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比一个套路深,剧情不断反转,令人欲罢不能,深深着迷。悬疑片大多与谋杀案相关联,凶手处心积虑布置疑阵误导侦破者,“智斗”成为叙事的核心,设套和解套成为结构的关键点。

电影《记忆大师》剧照

悬疑片的真正王者,当属希区柯克电影和阿加莎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特别是阿加莎,她所开创的“密室杀人”的《无人生还》模式、一车厢人合谋杀死一个罪人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模式,以及最不可能的弱者是真正凶手的《阳光下的罪恶》模式等都成为经典的悬疑片建构方式,至今被模仿和致敬。《罪途》可以说是三种模式的中国版合体,与过往命案有关的八位乘客被下套,集中到一列夜间火车上,暴雨引发泥石流,列车被迫停途中,乘客老赵被杀,乘警抽丝剥茧,意欲勘破行藏,由此展开心理分析,一张张伪装的假面被撕开,校园暴力事件原委被破解,相关人员受到了道德审判。

国产悬疑片学习典作,各擅胜场。《杀生》讲述一群人联手杀死一个“异人”,与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相似,各个情节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记忆大师》植入了“记忆存取”的软科幻设定,穿插大量梦境回忆,如同《红辣椒》,将原本疑点重重的案件拆解得扑朔迷离。《心迷宫》真假时空交替更换,多人物多视角拼图叙事与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和《冰血暴》类似,整个故事最终圈套串联到了一起。

而《风声》《记忆大师》以及《你好,疯子》《罪途》这类具有话剧风格的室内剧悬疑片,大都遵循“三一律”规则,致敬国外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高斯福庄园》《八美图》《看不见的客人》等佳作,甚至《十二公民》就是直接改编自《十二怒汉》。《催眠大师》矛盾冲突都集中在一个房间中,心理治疗师徐瑞宁和棘手女病人任小妍激烈的催眠对弈,既惊悚又敏感,展现了主人公心理对抗的疲惫和濒临崩溃的过程,把看似平常的心理催眠引向生死迷境和情节层叠的高潮。

电影《风声》剧照

“室内剧”叙事模式,通过对白和自白交代故事的前因后果,这就在影像层面省去了诸多常规电影应有的场面,由于场景减缩,及群演的省略和不在场,就使摄制费用大幅降低,使低成本创作成为可能。但对台词及剧本缜密要求就会很高。但一些作品如《罪途》等,剧情反转过度,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为了使叙事清楚明白,回忆画面乱入,瞬间消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和戏剧张力。本可用对白讲清的过往,却通过回忆画面来呈现,本来可以用极简镜头讲明白的内容,却化简为繁,失去了想象空间,可谓画蛇添足,事倍功半。

文化心理上反观天人交战,缓解焦虑,释放“暗物质”

国人喜欢悬疑片,一方面希望借此满足自己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渴望自己高智商犯罪的心理压抑得到无害的释放。

国产悬疑片引导观众要从纷繁芜杂的悬疑表象拔树寻根,找到内在原因,从花遮柳隐的罪案表征查找心理成因,揭开谜底。《孙子兵法》所言的“诡道”及《三十六计》所言的“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的诈术,就成了悬疑片的“常规装备”。在事关民族危亡和国家利益的历史题材悬疑片中,地下党与日伪特务的较量,往往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大忠大智”和“大奸大恶”之争,结局是正义必胜,从《神秘的大佛》《戴手铐的旅客》到《风声》莫不如此。敌我阵营分明,主线清晰,人物大都脸谱化,“坏人”两字几乎写在脸上,一望可知。

新世纪以来,现实题材的悬疑片角色不再正邪昭然,格局亦更多维复杂,既有《十二公民》《你好,疯子》《罪途》这类探讨人性的室内剧,也有千里追凶,不找出幕后黑手绝不罢休的《追凶者也》《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悬疑亦从外在破案故事深入到心理内层,如《冒险大师》《催眠大师》等。多重人格悬疑片近年异军突起——多重人格源于创伤记忆导致的人格裂变,如幼年不幸,战争后遗症,或社会不公的伤害等,悬疑故事由外在的敌我斗争,正义与邪恶斗争,侦探与罪犯的斗争,变成了精神病人内在人格之间的博弈。心理病变可谓当下社会高压生活催生的“暗物质”,如《你好,疯子》中拥有分裂人格文艺女青年安希,作为芸芸众生中无法面对现实的孤独者,她将压力转嫁于不存在的虚空,臆想出与自己同气连枝的七个人格,努力逃出精神病院,用以消解自身蔓延的焦虑和“暗物质”。

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剧照

多重人格悬疑片滥觞于《奥拉克之手》(1924)、《化身博士》(1931),其后的影史名作有《三面夏娃》(1944)、《七月的麦当娜》(1957)、《精神病患者》(1960)、《心魔劫》(1976)、《搏击俱乐部》(1999)、《致命ID》(2003)、《蔷花红莲》(2003)、《邻人十三号》(2005)、《布鲁克斯先生》(2007)、《黑天鹅》(2009)、《禁闭岛》(2010)、《分裂》(2017)等,这些影片以人格化身人们之间的残酷博弈和生死对决为叙事框架,为人们缓解焦虑,大都票房口碑双丰收。中西呼应,国产电影也出现了《分裂》《无双》这类佳作,使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方式制造迷局,“《无双》中李问的绘画天赋、身份地位和女画家阮文落差太大,爱而不得导致自卑压抑和心理扭曲,变得怯懦又残暴。李问的双重人格中,拥有“胆汁质”领袖气质的是暴戾大佬“吴复生”,混合“多血质”和“黏液质”气质的是内敛的画家“李问”,他精神分裂的一体两面始终进行着生死博弈。”(杨晓林.《无双》:用羊狠狼贪包裹玻璃心[N].新民晚报,.2018年10月14日)随着调查的深入,峰回路转,包袱逐一揭开,“好人”和“坏人”角色易位,受害者转成真正的施暴者。通过观看影片中不同人格的搏杀,观众往往会反观自身内心的天人交战,最终自己穷猿投林般的焦虑和潜在的压抑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

因为悬疑片大都关涉罪案,其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矛盾冲突加剧和社会大众惶惑恐惧的心理。社会问题的盘根错节和人性的多面复杂是悬疑片叙事山重水复,变换难测的根由。悬疑片总是以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看待现实,面对纷繁芜杂的案情,主人公常常显得悲悯和无助,但其探赜索隐,知难而进,穷追不舍的精神既悲情又感人。作为满足观众心理需求的类型商业片,悬疑片让观众透过悬疑事件的表征,看到了危若累卵的社会问题之症结,但影片本身从不给出一个可行的疗治方案,常常把社会问题归之于个人的问题。悬疑片在揭示人性之恶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艺术洞察力和深刻性,虽然发人深省,但也仅止于此。

作者 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编剧,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链接: http://www.sohu.com/a/328832738_488482

上一条:陈强:打造科创中心,应在“策”“源”上下功夫 下一条:张端鸿:来华留学生教育为何难以实现管理趋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