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1月4日,面对愤怒的伊朗,特朗普在“推特”发出公开威胁:要打击52处伊朗目标,其中有些“在伊朗和伊朗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8日凌晨,伊朗导弹袭击美军驻阿萨德空军基地。

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斯兰革命卫队向该区域发射了“数十枚导弹”,迄今,导致至少80名美国军人死亡、200人受伤。

对此,特朗普再次发“推特”表态,虽承认基地受到导弹袭击,但是“伤亡和损失评估正在进行中。截至目前,情况良好!”

与他4天前的强硬口气相比,此次表态似乎给自己下一步决策留了余地。那么,美军真的会对伊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址下黑手吗?那些文化遗址对伊朗而言为何那么重要?

文 | 库叔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塔利班在阿富汗炸毁了巴米扬大佛;

“伊斯兰国”毁了巴尔米拉的叙利亚博物馆的珍宝;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炸掉伊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址……

库叔有点懵——到底谁是恐怖分子?

美军袭杀伊朗指挥官苏莱马尼后,愤怒的伊朗宣布终止履行伊核协议并扬言复仇。

对此,1月4日,特朗普在“推特”发出公开威胁:要打击52处伊朗目标,其中有些“在伊朗和伊朗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1月5日,特朗普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再度威胁对伊朗文化遗址发动打击,这次表态更加肆无忌惮:

“他们杀害、虐待和折磨我们的人,他们炸死我们的人”,“我们难道都不能碰他们的文化遗址?没那样的道理”。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之一,伊朗坐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24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数量上与美国平分秋色。

一直自诩捍卫世界和平的美国威胁炸毁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特朗普此语一出,立即遭到多方批评。

1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巴黎在会见伊朗驻该机构大使时表示,美国和伊朗都签过两个公约,都应该遵守公约的规定。各缔约国不得故意采取任何可能直接或间接损害本公约其他缔约国领土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措施。

注:这两个公约分别为《关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1954年)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阿祖莱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共通性是各国人民和平与对话的载体,国际社会有义务和责任为了后代保护它们。

伊朗外长扎里夫指出,打击伊朗的文化遗址是一种战争犯罪。

不仅如此,自己人也看不下去了:

两位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对扎里夫的看法表示认同——特朗普是在威胁进行战争犯罪。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表态,文化遗址受国际法保护,英国期望这能被各方尊重。

被特朗普拿来威胁伊朗、让各国重量级人士发声谴责特朗普——伊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到底有多重要?

伊朗行政区划

伊朗境内二十余处世界文化遗产,无声地记录着伊朗之所以成为“伊朗”的故事。

肉身毁灭尚有后代传承。一旦炸毁这些遗址,无疑相当于将伊朗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彻底抹去,从而将这个国家“连根拔起”。

1

12000年前的村落

梅满德文化景观

梅满德是伊朗中部山脉南端终点谷底尽头孤立的半沙漠地区,位于现在的克尔曼省,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2000年前。

这里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在伊朗高原游牧的古先民们找到了一个在当时环境下最为舒适的生活模式——春秋两季住在山区临时定居点里,冬季则生活在人工开凿的岩穴之中。其中一些窑洞传承达到3000年之久。

窑洞村落,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十分罕见,也将远古时代曾经流行过的半游牧文化系统直观呈现在世人面前。

现在,仍有人生活在这片土地山,根据2006年调查数据,梅满德居住着673人,来自181个家庭。

2

发现人类第一个人造眼球

焚毁之城

焚毁之城位处坐落于伊朗东部边境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扎布尔市至扎黑丹市公路约65公里处,占地120公顷,分为住宅、工业和墓地三个区。

根据考古发现,建城于公元前3200年的被焚之城,与苏美尔文明属同一时期,因曾两次毁于火灾而得名。

公元前1800年,这座城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居民达6000人左右。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原因,水源逐渐枯竭、环境日趋恶劣,到了公元前1600年,最后一名居民迁离,城市从此消失。

直到1967年,意大利人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相当珍贵的宝物,比如:人类第一个人造眼球、一个做过开颅手术的颅骨;

一些绘有精美图案的陶器,日常用品和大量用于引水的陶制管道;等等。

由于气候干燥,这些长眠于地下的文物保存相当完好,此地成为人类学家研究公元前三千年社会群体的最佳选择。

3

汉谟拉比法典出土之地

苏萨古城

苏萨位于伊朗西南部的胡齐斯坦省,是古代埃兰王国、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的重要都城。公元前7000年,该地就有人类聚集居住的迹象,并可能在前4000年建城。

列入遗产范围的苏萨遗址包括伊朗铜石并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遗址,面积约3.5平方公里,缓冲区约6.0平方公里,包括迪兹富尔河东岸的一片考古丘地和河对岸的大流士王宫殿,出土的建筑遗迹包括管理机构、住宅和宫殿等建筑物结构。

公元前538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大帝夺取了这座要邑,其子冈比西斯二世将帝国首都迁到苏萨。继任者大流士一世继续再次修筑城墙、建造王宫和相对完善的驿道,帝国“干线”西通美索不达米亚直达小亚细亚爱琴海沿岸。

他下令建筑苏萨王宫的诏令中,提到的宫廷建筑使用材料来自15个地区——从遥远的中亚和印度到埃及和希腊;参加宫廷建筑的工匠至超过5个民族;宫墙表面装饰着精美的上釉琉璃砖浅浮雕,上面有狮子、卫兵、公牛等彩色浮雕;明确提到的建筑材料有12种,只有碎石和砖坯就地取材。

可以说,为了建筑苏萨宫殿,大流士一世几乎动用了当时帝国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苏萨,他的猝死导致帝国分崩离析,苏萨先后从塞琉古转手帕提亚,成为帝国与泰西封齐名的另一座京城。

116年,罗马皇帝图拉真攻下苏萨,迅速隐反叛而撤兵。到公元3世纪后的波斯萨珊王朝时期,苏萨仍是一座繁华的大城。

638年,穆斯林入侵使该城遭受破坏,后来被修复。

直到1259年,蒙古帝国旭烈兀的蒙古大军屠杀和毁坏了这座城市的水利灌溉系统之后,这座古老的都市消亡了。

1901年,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现存于法国卢浮宫)在此重见天日。

4

埃兰王国的圣城

恰高•占比尔

为了供奉埃兰主神因舒希纳克,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埃兰国王翁塔希•纳毗日沙在今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修建了这座城池。主要建筑材料是晒制泥砖,大部分建筑严重损毁,现存祭祀殿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坯和砖结构,砖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

恰高•占比尔建筑群由3堵同心墙保护,该部分组成了城镇的主体,其中最外围的城墙有4034米长,内城的城墙有1625米长。墙内的面积主要被一座巨大的、用于供奉主神的金字形神塔占据。它是在美索不达米亚以外仅存的几座金字形神塔之一。

恰高•占比尔中间区域立有11座供奉次要神祇的神庙。建造者原本计划修建22座神庙,但是国王之死叫停了神庙的建造;外侧区域是3座皇家宫殿和5座有地下墓室的皇家陵寝。

有学者根据恰高•占比尔拥有的大量神庙和圣地判断,翁塔希•纳毗日沙是在尝试建造一个新的宗教中心,试图取代苏萨。

注:古代的埃兰王国位于伊朗南部省区,公元前2000年开始不断发展,到公元前650年,在遭到阿舒尔巴尼帕尔的侵略后被迫中断。

5

大流士的功勋碑

比索顿石刻群

比索顿石刻群坐落在西部克尔曼沙汗省喀曼夏市郊区的比索顿山上,连接着古代伊朗高原通往美索不达米亚的贸易道路。大流士怕浮雕遭后人破坏,特意选在距离地面50公尺高的山壁上。

石刻铭记着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他取得王位的经过,作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最重要遗迹之一,大流士第一次以古波斯文说明自己的传承和功绩,它对阐释两河流域和波斯古代文字独具重要意义。

浮雕中,最显眼的就是琐罗亚斯德教中智慧与善良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在铭文中,这位尊神的名字被大流士提到了76次,当时波斯人对宗教的狂热由此可见一斑。

6

第一个多元文化大帝国之都

帕萨尔加德

该遗址位于法尔斯省境内扎格罗斯山的一个盆地中,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第一个首都。它的范围为1.6平方公里,包括居鲁士二世陵墓、坐落在附近山丘上的堡垒、两座皇宫与花园的遗址。

更重要的是,帕萨尔加德是西亚第一个多文化帝国的首都,“第一个尊重其子民文化多样性的帝国”。从其建筑反映出对不同文化的融会贯通。

让人惊讶的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工程师为这座城市设计的建筑可以抵挡剧烈的地震,能承受大约是目前芮氏7.0级的地震。其地基相当于今天的耐震补强设计,要知道,这种设计不久之前在许多国家被采用。

7

见证帝国辉煌的都城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西南法尔斯省境内,是大流士一世即位以后(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为了纪念阿契美尼德王国历代国王而下令建造的都城。

到了阿尔塔薛西斯一世时期,这座象征着阿契美尼德帝国辉煌文明的伟大城邦终于完成,从此它庄严地耸立在波斯平原上,不仅是世界上最强大帝国的心脏,而且是存储帝国财富的巨大仓库。

这座城市是作为波斯帝国礼仪上的首都,用于接待外国使臣,接受万国朝拜。

希腊人称这座都城为“波斯波利斯”,意思是“波斯之都”;伊朗人则称之为“塔赫特贾姆希德”,即“贾姆希德御座”。

注:古老的波斯是众神的王国,贾姆希德是古代波斯神话中王的名字。

它面积约13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包括大会厅、觐见厅、宫殿、宝库、储藏室等。全部建筑用暗灰色大石块建成,采用了大量鲜亮的涂饰、精致的瓦片、纯金银、象牙以及大理石材料,这体现了古希腊与埃及艺术的融合。

公元前331年,遭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焚城。传说“他动用了1万头骡子和5000匹骆驼才将所有的财宝运走”。不过,遗留下的雕刻品历经两千多年依然栩栩如生,使波斯波利斯成为现存最大的阿契美尼德艺术陈列馆。

8

伊斯兰国家的异域风情

亚美尼亚修道院群

伊朗的亚美尼亚修道院群位于东北部的西阿塞拜疆省,共计8个遗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修道院主要有三座:圣达太修道院、圣斯泰帕诺斯修道院与佐佐尔修道院(Dzordzor)。

过去十几个世纪,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基督教文化在东、西阿塞拜疆地区传播,修建了多座修道院。目前,这些石质建筑大都保存完好,由此可以看到亚美尼亚文化与拜占庭、波斯等其他文化、宗教交流的及融合的影子。

圣达太修道院历史最为悠久,始建于公元68年,曾因地震及战争受到很大破坏,后被修复。

9

泥土打造的中世纪要塞

巴姆城堡

位于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的巴姆城堡,采用非烧制的粘土砖,直到2003年12月26日地震以前,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筑群。地震后损毁严重,在国际多方努力与合作下得以重建。

它大约兴建于公元前500年,起源于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4世纪),7世纪至11世纪,随着贸易的发展进入繁盛期,出产丝绸和棉衣。

城堡的核心地带建设了兵营、手工作坊、水井(大约需要深挖到地下40米深)和一个可以容纳200匹马的马厩;周边地带则按照南北中轴线修建了市场、400多所房屋和其他公共设施(如学校和运动场)。

巴姆城堡一直使用到1850年,目前,历史学界对这座城堡被废弃的原因尚无定论。

10

天才之作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

它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建于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至651年),在土木工程结构以及多样性用途(城市供水、磨坊、灌溉、内河运输、防御系统)方面出类拔萃,是早期依拉密特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技术结合的小高峰。

舒什塔尔的古代水利系统中有一座长达550米的水坝,现称为“凯撒桥”,为罗马战俘所修建。19世纪时,水坝已不堪使用导致当地农业衰退。直到1973年,巴列维王朝开始实施一连串振兴当地经济的计划,在克鲁恩河的另一侧兴建一座卫星城市,提供该地从事制糖业及加工制造的雇员住所,商店、清真寺、学校、车站,以及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

该系统包括克鲁恩河上的两条主引水渠,其中一条名为伽格大运河,目前仍在使用,通过一系列向磨坊供水的地道向舒什塔尔市供水。

11

.寄托着人们对天国美好向往的

波斯园林

这一遗产共包括9座来自伊朗不同省份的花园,分别是:

帕萨尔加德古代花园;

伊斯法罕的四十柱花园;

卡尚的菲恩花园;

设拉子的天堂花园;

马汉的王子花园;

亚兹德的杜拉特阿巴德花园;

马赞德兰省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园;

南呼罗珊省的阿克巴里耶花园;

帕赫鲁普尔花园。

这9座花园分别建设于不同时期,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

从公元前559年大流士大帝统一波斯以来,这片土地曾经被许多发源于地中海区域的势力所统治,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曾经在这里繁衍生息。

波斯园林的模式深受当地自然条件、风俗和宗教的影响。除了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筑传统之外,《创世纪》中“伊甸园”、古代波斯的拜火教和历史传说、伊斯兰文化,都为构建波斯园林设计提供了灵感。

在波斯园林中,水和树是最主要的元素,水的设施支配了庭园的构成,蓄水池、沟渠、喷泉在园林中起支配作用。水是生命的源泉,按照伊甸园和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神话——生命中的四条河流(Phison比逊河、Gihon基训河、Tigris底格里斯河、Euphrates幼发拉底河),波斯园林的特征就是以四条河分成的十字形水系布局。河边绿树成荫、穹顶建筑掩映其中,象征天堂和尘世的统一,对印度及西班牙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影响。

12

琐罗亚斯德教的余韵

塔赫特苏莱曼

它位于伊朗西北部,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规模最大的萨珊王朝时期的建筑,作为琐罗亚斯德教的祭火坛,塔赫特苏莱曼是最后一个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最伟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注:琐罗亚斯德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又称祆教、火祆教、拜火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萨珊王朝取代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及后继的拜占庭帝国共存了超过400年,一直统治到阿拉伯帝国入侵,这一时期见证了古波斯文化发展至巅峰状态,影响力遍及各地,对欧洲及亚洲中世纪艺术的成形影响显著。

从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时代,每位国王登基时都需要到这里进行祭祀,以后伊斯兰化以及蒙古化期间,当地人称其为“所罗门王的宝座”,因而躲过了历次战乱,该要塞使用的年代超过了1300年之久。

其中火庙宫殿的设计和总体布局对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记录伊斯兰宗教建筑千年演变史

伊斯法罕聚礼清真寺

伊朗伊斯法罕的大型清真寺,建筑群占地20000多平方米,是第一座在萨珊王宫的四庭院布局格式上,按照伊斯兰宗教建筑需要调整建设的伊斯兰建筑。其中最早的建筑兴建于771年,经过历次修复,直到20世纪末。

聚礼清真寺同时具备塞尔柱克、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伊斯兰宗教建筑的演变,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均难得一见。

从东面入口进入庭院,西面建筑的伊万门有着萨法维风格的装饰,上面可以看到完美符合几何造型的马赛克图案;南面建筑的伊万门则有蒙古特色的马赛克花纹以及棱角分明的装饰线条;北面的伊万门则是典型的塞尔柱克风格,后面祈祷大厅内的石柱、穹顶和蜂窝状藻井均由泥砖建成,非常朴素。

14

占星家国王的最终归宿

贡巴德•卡武斯高塔

这座巨大的砖制陵墓高塔位于伊朗东北部戈勒斯坦省的贡巴德•卡武斯市市中心,是伊朗最精致的古迹之一。塔身呈十边形,塔顶为圆锥形,塔高70米(包括底座高度),塔身净高53米,是全世界最高的砖塔。

1006年,齐亚尔王朝的统治者卡武斯下令修建,距离伊朗北部的柔然古城遗址约3公里。卡武斯本人是占星家、书法家和诗人,就像他从星象中看到的那样,1012年,卡武斯被其子暗杀身亡,这座塔变成了他的陵墓。据传,说其玻璃棺椁被悬于塔的顶部。

柔然古城曾在1048年被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在14至15世纪被入侵的蒙古人毁灭。这座高塔是该柔然古城唯一的遗迹,见证着中亚游牧民族和古代伊朗的文化交流。

该塔由未上釉的烧砖砌成,其错综复杂的几何图形构成一个直径为15.5米到17米尖细圆锥体,塔顶亦是圆锥形砖块结构,代表着千年交替时期的穆斯林世界在数学与科学上的发展成就。

15

蒙古人打造的“泰姬陵”

苏丹尼叶城

这座建筑建立于1302至1312年,号称“世界上最古老的双层圆顶建筑”,它在穆斯林世界的重要地位可媲美基督教中的布鲁内莱斯基式圆顶建筑。

它位于伊朗西北部的赞詹省,距德黑兰西南约240公里,这里曾经是14世纪统治波斯的蒙古伊儿汗国的首都,其名称的含义为“至高无上”。

伊儿汗国的第八任君主完者都,在这片荒凉的高原上修建了这座新都城,也为自己修了这座名垂青史的陵墓——完者都陵墓不仅是波斯建筑成就的良好典范,还是伊斯兰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念碑,被波普等学者形容为“泰姬陵的先驱”。

从外观上看,八角型的建筑物顶着一座50米高,覆盖着土耳其蓝陶片的圆顶,并由八座纤细的宣礼塔所围绕。建筑的圆顶估计有200吨重,现已经过重新整修。现在大量外部装饰已经不见了,但是其内部仍然完好地保存着马赛克、彩陶和壁画。

16

丝路上的重要贸易中心

大不里士的历史集市区

大不里士的历史集市区位于西北部的东阿塞拜疆省,由一系列相互连接、顶部覆盖、砖石结构的建筑、房屋以及功能各异的封闭空间组成,是中东地区最古老的集贸市场和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繁华。

大不里士是伊朗的古城之一,历史上多次成为王朝首都,其商业中心的地位一直保持到18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崛起之时。可以说,大不里士的历史集市区是伊朗传统商业与文化体系保存最完整的实例之一。

17

聚宝盆里最璀璨的明珠

伊玛目广场

伊斯法罕王侯广场坐落在中部伊斯法罕省首府伊斯法罕市的市中心,被称为“仅次于北京天安门的世界第二大广场”,由皇家清真寺(伊玛目清真寺)、阿里·戛普宫殿、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皇家大巴扎等几部分组成。

它由阿巴斯一世建于1616年,通常用于阅兵、庆典、观赏马球、行刑等;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王侯广场改名为伊玛目广场。

注:伊玛目为伊斯兰圣人之意。

伊斯法罕为伊朗第三大城,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始建于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1598年,阿巴斯大帝迁都于此,大兴土木。

伊斯法罕集齐了11世纪至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南来北往的商客都汇集于此,商品琳琅满目,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称。

据说,伊斯法罕保留着100多出萨非王朝的古老遗迹,就像一个“聚宝盆”,王侯广场则是这个聚宝盆里最璀璨的明珠。

坐落在广场南侧的皇家清真寺也称“伊马目霍梅尼清真寺”,是一座雄伟壮观的穹隆形波斯风格建筑。它的拱顶和宣礼塔上装饰着土耳其蓝瓷砖,镶嵌出精美的阿拉伯图案和各种几何图形,因此被称作“蓝色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镶嵌图案所显示的极为高超的技巧以及由四座大穹顶柱廊环绕的寺内中央庭院,达到了传统的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巅峰。

18

藏有明青花的“精神休憩之所”

谢赫萨菲丁长老陵园和圣殿建筑群

谢赫萨菲丁长老陵园和圣殿建筑群,伊斯兰教苏菲派的精神休憩之所,位于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的省会和最大城市,也是波斯萨菲王朝的始祖谢赫萨非•丁•阿尔达比里的出生地。

注:谢赫萨菲丁•阿尔达比里(1252–1334),阿尔达比勒人,伊朗史上重要的萨菲领袖,萨菲教团的创始人。

“谢赫”是阿拉伯语中的常见尊称,意指“部落长老”“伊斯兰教教长”“智慧的男子”等,通常指超过40岁博学的人。

它建于16世纪初期,在18世纪末进行了重建,包含清真寺、图书馆、医院、学校、陵墓,等等。

萨菲教团势力逐渐扩张,16世纪初,谢赫萨菲丁之子沙•伊斯马仪建立萨菲王朝,对伊朗、西亚及伊斯兰教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延续至今。

谢赫萨菲•丁的陵园最初由沙•伊斯玛仪兴建,萨菲王朝历代名王又叠加整修,形成今日规模。萨菲王朝的继任者不遗余力地用大量的艺术作品丰富并装饰他们祖先的圣殿,使之成为世界各地朝圣的中心和宗教建筑群。

这里还存有萨菲王朝历代君主从中国购买并献给祖宗圣地的瓷器,包括明清两代制品,有一些是珍贵的明早期青花瓷。

19

卡札尔王朝的权力中心

戈勒斯坦宫

戈勒斯坦宫(Golestan Palace)又称玫瑰宫,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中心的老城,始建于萨非王朝,赞德王朝时继续兴建;1779年,卡札尔王朝(Qajar dynasty)定都德黑兰后,开始扩建,作为卡札尔王朝的权力中心。

目前的宫殿建造于1865年,有17处宫殿、博物馆和其他建筑,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在卡扎尔王朝统治时期的两百年间建成,是德黑兰最古老的历史遗迹。

建筑物周围环绕着花园、水池和树木,成功融合了早期波斯工艺与来自西方的影响,巴列维王朝的礼萨汗父子都在此宫举行加冕典礼。

1967年到1978年,戈勒斯坦宫曾进行整修,现改为博物馆,展出孔雀宝座、大理石宝座和伊朗历代君主的小型画像,以及驰名世界的伊朗地毯等。

这里还设有礼品馆和人文馆,前者陈列外国赠给恺加国王的礼品,其中大量是瓷器和钟表,后者介绍伊朗各民族的服装和各地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

戈勒斯坦宫是卡扎尔时期艺术和建筑的中心,其本身就是一座典范,直到现代都是伊朗艺术家与建筑师的灵感来源,代表了18世纪建筑科技与传统波斯艺术、工艺结合的新式样。

此外,亚兹德历史城区、波斯坎儿井也是伊朗境内的世界文化遗址。

亚兹德历史城区位于伊朗中央高原的中心地带,在伊斯法罕东南270公里处。亚兹德古城是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沙漠中幸存下来的鲜活例证。

水是通过坎儿井系统被引到城市的。在众多传统土制建筑的城市被现代化摧毁时,这座城市及其传统的坎儿井系统、集市、浴室、清真寺等建筑抵住了时间的考验,完好的保存下来。

可以说,伊朗境内二十余处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从古波斯帝国到希腊化时代、从琐罗亚斯德到伊斯兰文明、从西征的蒙古帝国到东征的基督教文化……是各大文明集中留在这篇土地上的珍贵凭证。

故意毁掉它们,跟恐怖分子在阿富汗和叙利亚的恶行有何区别?!

(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伊朗对美军基地发射导弹了!美国会轰炸伊朗这些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