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电影】伟大的自由,男同情感的升华,吾心安处是故乡

【电影】伟大的自由,男同情感的升华,吾心安处是故乡

今天讲述2021年的新片《伟大的自由》。 (只讲,不推荐,因为这部片子沉闷压抑,结局也不振奋人心,实在算不上“好看”。) 但影片的选材、导演、演员全都在线, 荣获第74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酷儿奖(一个专门针对同性恋题材影片的奖项)。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后(1945年),盟军解放了犹太人, 但男主汉斯·霍夫曼(弗兰茨·罗戈夫斯基 饰)直接从集中营转移到了西德监狱,原因是他触犯了德国《刑法典》第175条。

这条法典将男人间的同性性行为认定为刑事犯罪,一旦被定罪,最高刑罚是十年监禁。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是一部男同题材的影片。但跟其它男同影片相区别的是, 这部影片的时间背景极其特殊,从二战结束到两德统一,这原本就是一段非常黑暗纠结的历史,与大开大合的战争杀戮相比,“同性恋”问题似乎不值得一提。

但艺术家总是善于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求灵感 (也可能大题材都被拍到极致了,小题材更容易拍出亮点),导演塞巴斯蒂安敏锐的发现《刑法典》第175条曾经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但历史中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历史的盲点),所以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把这段历史搬上荧幕。

拍摄空间有限 全靠演员表现时间的流逝

影片以男主霍夫曼三次入狱的经历为主线,大部分场景都设置在“监狱”里。

时间在向前推移,空间却没有变化,这种几乎凝滞的沉闷感重重的压在观众心头,它不是暴力却胜于暴力,它在一分一秒中将人的意志消耗殆尽。

最终,霍夫曼熬到了第175条法令被废止,他成了一个自由人。

结局

在一个名叫“伟大的自由”的同志酒吧里,一大群被解放的男同尽情释放着压抑许久的欲望(这一段真是尺度惊人),霍夫曼从中经过, 他悲哀的发现,他们一直追求的“自由”竟这样空虚堕落,他怀念狱中的“爱人”,他要回到“爱人”身边。

他砸碎珠宝店的橱窗,然后坐在路边等待警察的到来,影片在一片警铃声中戛然而止。

剧情梳理

影片的时间主线分别设置在1945年,1957年,1968年。

故事从1968年开始,用非线性叙事手法,完整的还原了霍夫曼入狱二十多年的经历和变化,不断交叉融合的片段,将霍夫曼的回忆、行为整合在一起,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某一行为,与他过去的某种记忆密不可分,时间能改变很多,但同样也有无法改变的东西。

对于这种非线性叙事的电影,我们首先还是要理清时间脉络以及一些细节(这部影片一定要注意细节,如果你没看到细节,你将错过很多精彩):

第一次入狱:1945年。

二战结束,幸存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新生,但霍夫曼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他直接从集中营来到了监狱,原因在于:他是一名同性恋。

进入监狱之后,霍夫曼和维克多分在同一个牢房。

维克多是一名纳粹士兵,性取向正常,深爱自己的妻子,他进监狱的原因是:他退伍回家的那天,妻子正在与人通奸,他失手杀掉了奸夫。

维克多和霍夫曼的开始

两人住在一进牢房,维克多作为一名纳粹士兵,心里对犹太人多少有点过意不去,当他发现霍夫曼手上的编号时(纳粹对犹太人的一种特殊标记),他提议为霍夫曼清除掉这个编号。

不幸的是,维克多用来清除标记的工作被狱卒发现了,就在狱卒对此事展开调查的时候,霍夫曼站出来替维克多顶罪,被关进小黑屋。两人从此建立了友谊。

第二次入狱:1957年。

此时的霍夫曼有了一个英俊的爱人奥斯卡, 两人在湖水边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日子,霍夫曼用摄像机记录了这段时光。很遗憾,他们再一次被警察发现,摄像机里的记录全都成了呈堂证供。

霍夫曼和奥斯卡双双入狱。

热恋中的霍夫曼和奥斯卡

在监狱中,霍夫曼将情书“写在”圣经上,他请维克多帮他传递情书,而维克多要求,送情书可以,但要给自己“做”一次。

看到这里,观众可能好奇了,维克多不是性取向正常吗?怎么会有这种要求。这里就有一个细节,维克多在看过一批色情照片之后,他意识到自己性欲减退,减退的原因是:战争期间,他们吃的食物当中,加了抑制性欲的药物。

也许是一种反抗,也许是一种对于自身欲望的宣泄,维克多向霍夫曼提出了那样一个要求。

维克多第一次体验了男同的感受,他也帮霍夫曼把“情书”送给了奥斯卡。

奥斯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授”,相貌英俊,性格优柔寡断。他收到了霍夫曼的情书,但他并不相信他们能离开这里,他更不相信霍夫曼说的能“逃到懂得东德去”。(当时都是东德往西德跑,从没有人反向而行,这感觉就像听到中国人要偷渡到朝鲜去一样荒谬)。

奥斯卡用同样的方式给霍夫曼留下一封情书,然后跳楼自尽。

当霍夫曼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在监狱操场上放声大哭,人们都在一旁看热闹,维克多在众人的目光中,抱住了霍夫曼,给了他坚强的依靠和支持。

第三次入狱:1968年。

失去爱人的霍夫曼出狱之后,变得堕落。

他经常出入在一间男同聚集的公共厕所,按现在的话说,叫做打“野炮”。来这里的人并不知道,这间公厕全程处在政府的监控之下,毫无悬念,霍夫曼再次因触犯第175条刑法入狱。

第三次入狱 霍夫曼遇到了利奥

和他同时入狱的还有一名男教师利奥,两人曾在公厕里野合。利奥忧郁的眼神,让霍夫曼想起曾经的爱人奥斯卡,一张俊美的脸,“柔”情似水(这种“授”的温柔实在是很难形容),霍夫曼和利奥在冰冷的监狱里发生了关系。

为了帮助利奥离开监狱,霍夫曼让利奥翻供,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说是霍夫曼强迫利奥发生性行为。利奥含泪离开了监狱,离开了霍夫曼。

霍夫曼帮助维克多戒毒

此时,霍夫曼的老朋友维克多已经垂垂老矣,更不幸的是,他染上了毒瘾。霍夫曼贿赂了狱卒,要求跟维克多住在一起,他要帮助维克多戒毒。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了,二人也正式成为情侣,每夜在狭窄的牢房里相拥而眠。(论直男如何出柜……)

结局:1969年。

第175条法令被禁止,霍夫曼出狱,并且再也不会回来。在一间名为“伟大的自由”同志酒吧里,霍夫曼看到了各种同性恋自由的释放自己的欲望,但他的心里只想念自己的“爱人”维克多。

这时, 他悲哀的意识到,他一直以来奋力追求的“自由”并不是欲望的释放,性取向的认同,而是一种休戚与共的情义,这种情义超越性别、超越爱、超越时间,唯有经历过才能懂得,语言难以描述。

霍夫曼用再次获罪的方式,试图回到维克多身边。

爱即自由

很多观众看完之后,拿这部片子与神片《肖申克的救赎》作对比。同样是监狱题材,同样是对自由的追求,二者的分野在于:

《肖申克的救赎》是大团圆结局, 坏人被惩罚,好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大获全胜。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套路,它给人鼓舞,给人希望, 让人们总是生活在一个靠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世界里。

《伟大的自由》反其道而行之(欧洲电影总是反好莱坞的),它带有北欧人独特的严谨、理性、冷峻,它不屑于浅薄的狂欢,坚持要挖到人性最后一厘米的地方。主人公因性取向问题,在监狱辗转二十余年,终于获得了解放,但走出监狱,他才发现,自由竟在“牢狱之中”,在一个相濡以沫的“伴侣”身边。

这个“自由”很难描述(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如果非得描述一下的话,我只能用苏轼的一句诗来描述: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就比好莱坞的境界高出许多。

好莱坞主张对有形世界的抗争和反叛,惩治坏人,走出监狱,战胜了这些有形的束缚,就战胜了一切。

而欧洲电影将“自由”提升到哲学与灵性层面,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受, 它告诉我们,第175条法令废止了,同性恋可以自由恋爱了,但这个人群依然没有得到自由,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无处安放。

推而广之,跟第175条同样的禁忌还有很多, 无论什么时代,人类总是处在束缚之中。如果你的一生都在为追求或者打破某一样东西而奋斗,那很可能命运会给你一个“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的结局。

怎么办?放弃对有形世界的执念,关注自己的内心,即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凡是你奋力追求的,皆是牢笼,当你放下执念,你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即所谓“伟大的自由”。

向演员致敬

整部影片需要在“监狱”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表现二十年的时光变迁,场景所能提供的变化微乎其微,所有的变化全靠演员的演技支撑,所以我们有必要男主弗兰茨·罗戈夫斯基表达敬意。

三条时间线,三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第一次入狱时,霍夫曼懵懂无知,像一个大男孩。

第一次入狱时的青葱少年

第二次入狱时,他正处于热恋之中,急于想见到爱人的热烈,失去爱人的痛苦,都被弗兰茨拿捏得极为精准。作为对同性恋情一无所知的我,也觉得男人和男人之间是有真爱的。

第二次入狱

第三次入狱时,霍夫曼变得成熟沧桑,他不苟言笑,也不跟人们有过多来往,但当利奥遭到欺凌时,他上去就是一通暴揍,典型的人狠话不多。(如果霍夫曼取向正常,应该是个非常好的男朋友。)

第三次入狱 沧桑稳重 魅力十足

在这部电影里,观众完全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体会时间的流逝,外貌、身材、甚至声音都是可以“化妆”,唯独眼神不能造假,德国帝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在影片里贡献了神级的表演,这种表演在同龄的大陆演员里简直难以看到。

这部片子,虽然很沉闷,但为了欣赏演技,也是值得的。

最后的酒吧桥段,来的准确又生猛(尺度极大,未成年不宜)。

当霍夫曼从荷尔蒙爆表的同性恋人群中走过,全片第一次响起了背景音乐,在一个充满色欲的世界里,霍夫曼的内心和音乐一样平静又苦涩,他终于明白,自己毕生追求的,并不是同性的肉体,而是一种精神认同。

第175条禁锢的,也绝不是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而是人们对于同性恋这个群体的认同(包括同性恋自己,可能也认为自己不正常)。

最终,霍夫曼想要的自由竟在那牢狱之中,为什么?因为爱即自由。

发布于 2022-10-31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