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其中分
长靠武生
、
短打武生
两类。
长靠武生
:装扮上“扎”靠,戴盔,穿厚底靴子而得名。扮演大将,一般使用长柄武器。表演要求功架优美、稳重、沉着,具有
大将风度
和英雄气魄。
念白
讲究吐字清晰,峭拔有力,重腰腿功和武打。
短打武生
:常用
短兵器
,表演以动作轻捷矫健,跌扑翻打的勇猛炽烈见长。舞蹈身段要求漂、帅、脆,干净利索。武生也兼演部分
武净
戏。
长靠武生
戏很多,除去赵云的戏以外,如《
挑滑车
》的高宠,《战冀州》《
反西凉
》《战渭南》《
两将军
》《赚历城》等戏中的马超《
甘宁
百骑劫魏营》的甘宁等,都属于这类角色。
现在国内当红的著名大武生有:
奚中路
、
王立军
、
赵永伟
等。
短打武生
是穿短衣裤,用短兵器,要求身手矫健敏捷,内行的说法是要漂,率,脆,看起来干净利索,打起来漂亮,不拖泥带水。按照所穿服装来看,短打武生可以分为戴
硬罗帽
(穿
抱衣抱裤
或箭衣),戴
软罗帽
(穿抱衣抱裤,快衣快裤或箭衣),戴
扎巾
(穿箭衣)等几种。如《恶虎村》《
骆马湖
》《
连环套
》等剧中的
黄天霸
,都戴硬罗帽。如《打店》《打虎》《狮子楼》等剧中的武松,《
大破铜网阵
》里的
白玉堂
,《
三岔口
》的
任堂惠
,《夜奔》的林冲,《卧虎沟》中的艾虎等,都是戴软罗帽的短打武生,还有戴扎巾,穿箭衣的戏,如《
一箭仇
》的
史文恭
,《
独木关
》的
薛礼
等,这类角色介乎长靠与短打之间,看武功,重工架,还重表演和唱、念。武生里还有一种
勾脸
的,就是脸上画有脸谱的,例如《
铁笼山
》的
姜维
、《
艳阳楼
》的高登,《金钱豹》的豹子精,《
状元印
》的
常遇春
、《四平山》《晋阳宫》等剧中的
李元霸
等都是。这些戏有的原来 是由
武净
(武花脸)应工的,在清朝末年,也就是京剧刚刚成熟的时候,有一个武生的老前辈叫俞菊笙,因为他的身体非常魁梧,脸盘也很大,他把这些武花脸演的戏,用武生的路子来演,结果很受欢迎,所以后来由他传下来的这些戏,虽然还勾花脸,可是都改由武生来演了。人们现在看到的《艳阳楼》《铁笼山》《金钱豹》《四平山》这样的戏,虽然是由武生应工,可是唱念风格、工架、造型以及威势气魄都还保留着许多武花脸的表演特征,就是从俞菊笙传下来的。当然,现在这些戏,也已属于武生戏的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