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图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8月16日(星期三)上午10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总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总是在奋不顾身地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就是应急管理工作者。近日,中宣部、应急管理部联合授予2个先进集体和11名先进个人2023年“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的称号。那么,今天我们邀请到他们其中的5名代表来和大家见面交流,我先向各位记者朋友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王庆银先生,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孙柏涛先生,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李孝忠先生,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旦巴群培先生,中国救援队代表、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潘照虎先生。

下面,先请各位代表逐一地作个自我介绍。首先,我们请王庆银先生作介绍。

图片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 王庆银: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叫王庆银,现任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我和我的战友们以及其他从事危化救援、矿山救援、隧道救援、水域救援的102支国家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的同志们一起,常年驻守在一些企业,在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下,忠实地履行着国家专业救援队的职责和使命。

从事救援工作25年,我参加了汶川、雅安、彝良、泸定等抗震救灾,也参加过河南郑州“7·20”以及河北涿州抗洪抢险救援工作。25年来,参与各类救援1200余起,救出鲜活的生命700余人。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我们平时工作中会用到的一个必要器材,这个器材是我们每一个危化救援队员在执行救援任务时需要佩戴的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器,它能够在现场快速侦检出硫化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对我们实施现场救援或者科学指挥决策起到很好的指导帮助作用。下一步,我和我的战友们会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苦练本领,为保卫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再立新功。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请孙柏涛先生作介绍。

图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孙柏涛:

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孙柏涛,来自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我们的研究所是从事地震工程与防震减灾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我从1986年读研究生时就开始了地震工程学习和研究,如果说地震工程这个名字大家听起来比较晦涩的话,我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地震工程就是防灾减灾工程中的一部分,我们关注的是由地震作用所造成的灾害与程度,以及如何科学防灾减灾。

我从1996年包头地震开始至今,有数十次到国内外地震现场的经历。比如,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我国2003年第一次出国阿尔及利亚救援,我作为结构专家参与了救援。2003年同时发生了伊朗地震,死亡人数达四万多人,我也参加了国际救援。2006年的印度尼西亚地震,我作为联合国灾害评估专家组成员评估了印度尼西亚的灾害损失情况。大家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2008年汶川地震,我在地震现场待了99天,跑遍了每一个角落。最近比较大的地震就是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我受商务部和地震局的派遣,评估了尼泊尔8.1级地震的损失情况。

实际上地震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平时从事防震减灾的基础研究和灾害防御实践,承担多项国家级任务和项目,我主编和参编的国家规范有十几部,我还获得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就利用我们的积累,在现场的应急救援和损失评估做技术支撑。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下面请李孝忠先生作介绍。

图片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 李孝忠:

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叫李孝忠,现任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我们昆明支队是全国森林消防队伍中救援任务比较繁重的一个单位,就森林火灾扑救而言,我们曾经一年最多扑救过87起,最多一天同时奋战在4个火场,最长时间连续鏖战13个昼夜,最远距离也曾经横跨祖国对角线,万里驰援黑龙江火场。我从事森林消防工作32年了,应该说这份事业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我和我的战友无论是过去的“橄榄绿”,还是现在的“火焰蓝”,我们始终牢记职责使命,苦练专业本领。在我们这个领域中,大家一直是苦练精兵,特别是我们云南山高坡陡、谷深林密,小气候非常多变,我们在灭火作战中经常会遇到风向突变、林火爆燃等各类突发情况,也可以说是风险无处不在。但是因为我们长年训练在一起、战斗在一起,每一次面对危险的时候,我们都是科学指挥、严密组织,靠大家的专业技能和过硬作风一次次化险为夷。

改革转制以来,我们也从过去单一的森林防火灭火任务,拓展为“全灾种、大应急”的地震、山岳、水域综合救援任务,队伍机动救援特点更为凸显。这几年,我们围绕职能定位加强练兵备战,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标准,综合救援能力在跨区增援重庆灭火、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监测等大项任务中得到了充分检验。我手中的这幅画就是去年跨区增援重庆灭火后,队伍撤离时一名志愿者送给我们的,志愿者叫“西小兰”,实际上是重庆志愿者整体的一个光荣称号。人民对我们的褒奖是我们的最高荣誉,它激励我们继续披荆斩棘勇于前行,用实际行动回报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厚爱。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下面请旦巴群培先生作介绍。

图片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旦巴群培:

大家好,我叫旦巴群培,来自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在西藏安多县我从事应急管理工作11年,就是这11年的坚守和历练我更加坚定了我“为民服务”的意识,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安多县地处藏、青、疆三省交界处,平均海拔52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年降雪量90天以上,历史最高气温23.3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3.1摄氏度。青藏公路贯穿全境,其中唐古拉山路段以“冰雪仓库”著称,冰雹、降雪、大风等天气四季可见。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在除雪工作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救援工具“气油喷灯”,青藏公路承担着80%以上的进出藏物资,受制于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柴油车只能使用-20号以上柴油,才不会导致油箱和油路冻住,但很多货运车辆为了节省运输成本,都选择加0号柴油,这就会导致车辆滞留一段时间以后油箱冻住,油路冻结无法启动,每当这个时候汽油喷灯就是我除雪救援工作中最顺手、最便携的救援工具,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下面请潘照虎先生作介绍。

图片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 潘照虎: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我叫潘照虎,现任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我是2008年自重庆入队参加消防工作,2014年军校毕业以后分配到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一直工作至今。参加消防工作15年以来,我一共参加各类灭火救援任务3000余起,解救被困群众400余人,执勤参加重大安保任务50余次。

2019年,中国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重型地震救援队能力测评,我很荣幸加入了中国救援队成为其中一员。同年,还随队赴莫桑比克执行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今年年初也随队赴土耳其执行了地震救援任务。这两次国际救援任务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大家可以看到我手里的这个标识,它代表的是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咨询团,是联合国框架下的一个政府间人道主义救援和援助咨询组织。佩戴这个标识的队伍在国际救援领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我们在地震救援现场执行国际救援任务的时候,有很多队伍会通过这个标识找到我们,让我们去完成一些救援难度比较高的救援任务,这也是一种对我们能力的信任。我和我的队友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刻苦训练,提升专业救援本领,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救援队的能力以及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责任。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刚才五位代表分别作了介绍,大家对他们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北京青年报记者:

应急管理工作者总是冲锋在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线,你们都被称为灾难事故当中的逆行者,想请问一下各位,都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自己这份职业的,谢谢!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 王庆银:

我先来回答这位记者的提问。应急管理工作我的理解首先是光荣的,神圣的,我选择这个职业是因为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如果说要用词语来解释的话,我想就是应急管理,应急就是应战。就我所在的队伍来讲,我们会经常面对各类救援事故,会为做好救援工作保持日常的战备执勤,保持队伍高度的战备状态。所以说要像备战一样做好我们的执勤、工作、生活和训练,一旦有险情,警铃一响,着装登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其次我从事危化救援工作,危化就是“化危”。危险化学品事故一旦发生,破坏性比较强,后果比较严重。我所驻守的企业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也是一个国有特大型中央企业,石油化工的生产储存销售的企业。我们这个队伍是企业的专职队,同时还是咱们国家安全生产专业队伍,平时我们在企业里了解危化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危化品的数量、种类、介质、理化性质以及处置方法,对于生产单位的员工开展培训,预防性检查、演习和演练,抓苗头,抓早抓小,所以说化险为夷,化危为安。我从事这份工作这么长时间,参与了1200余起救援,每次救援后看到周边群众那种赞许的目光、欣慰的眼神,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和鼓励。所以说,我觉得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我热爱着它。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 李孝忠:

这份职业承载着我们党守护人民的庄严承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缔造的一支应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战的队伍,并亲自为这支队伍授旗致训词。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我们天天在战备、时时在战斗,包括前段时间和现在,我们的消防指战员还战斗在防汛抗洪第一线,也有的战斗在大兴安岭原始林区的雷击火场,甚至有的同志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们都在以实际行动践行队伍的使命担当和职业价值。我认为,虽然这份职业时刻都有危险和挑战,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是我们逆向前行的最大动力,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就要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坚决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做到不畏艰险、不怕困苦、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我相信,我们所有的指战员都是这样想的,也都是这样做的。谢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孙柏涛:

我说一下我的体会,我觉得作为一个应急管理人应该把守护安全当成一种自觉。社会和公众面临危险的时候,我们是站在前排的战士,那怎么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战士呢?我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当社会和公众遇到危险时,要勇于站起来,我们要有这种情怀和信念。第二,说心里话,遇到灾害时我们也恐惧,但我们得磨炼出面对恐惧时异于常人,拥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意志。第三,在平时训练中培养本领,在应急响应中能有应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谢谢。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旦巴群培:

作为一名应急管理工作者,我认为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应对突发事件,预防和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预防和准备可以有效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减少损失和影响,闻令而动、夙夜奋战,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新时代应急管理人的本色和担当,作为一名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者,我很骄傲。谢谢!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 潘照虎:

我是一名基层队站的指战员,对我来说,消防救援工作对标应急救援“全灾种、大应急”国家队主力军的职能定位,我觉得我们应该经过特殊的体能、技能包括超常心理素质的训练,去完成一些特殊的灾害救援。我和我的队友在工作中、在训练中也时刻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为指导,持续加强训练,研究实战战法,钻研职业技术,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的就是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冲得上、打得赢。特别是我们在完成一次次救援任务、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后,在这个时刻更能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份职业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近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23年招录消防员的公告,想请问一下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老兵,对于这些打算报名投身消防救援事业的年轻人有什么想说的话?谢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 李孝忠:

好的,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您的关心,我先回答一下。作为一名32年的老兵,我想说的是投身消防救援事业和参军报国一样无上荣光。消防救援事业充满激情和挑战,而且这个事业是和平年代最受尊崇的职业,大家在这个事业中能够接受挑战,它也是一个勇敢者的职业,要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和胆魄,值得大家用一生去追求。在相向而行、守护生命、传递希望中,大家会更加坚毅果敢,勇敢顽强,达到你人生的高光时刻,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所以,我真诚地号召有志青年,加入我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投身火热的应急救援事业,我们在这里等着你,让我们一起练就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在属于我们的战场上建功立业,在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谢谢。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 潘照虎:

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队伍,我们也是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队伍,有警必出、闻警必动。在日常的执勤备战中,尤其是在特大灾害的时候,我们都冲锋在前。作为一名首都的消防员,需要参加一些重大安保任务,见证一些历史性时刻,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例如冬奥会、建党百年等重大历史时刻。如果你们也加入了,会和我们一样一起见证这个历史时刻,一起成为亲历者。在这里,我想对即将加入我们消防救援队伍大家庭的你们说,加入这支队伍后,你会感受到哥哥对弟弟一样的关怀和帮助,和你一起奋战的战友会成为你最好的知心朋友。也许你们在加入这个队伍前,你们的人生经历各有不同,但是当你们迈入这个营门的时候,你们就有了一个新的、统一的起跑线,你们会在消防救援队伍这个大家庭里共同进步,一起参与各种灾害救援,一起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只有当你真正成为了一名消防员后,你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那份荣誉感和使命感,你们的家人也会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期待你们圆梦火焰蓝,绽放出属于你们自己的光芒。谢谢!

总台央广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孙柏涛研究员,您作为研究员,我注意到您经常去国内外地震灾区去做现场指导,我想问一下您在现场主要开展哪些工作?另外,您最希望破解的难题是什么?还有一个问题,您作为科研人员从科研角度来说,您觉得我国在应对地震灾害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谢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孙柏涛:

谢谢,这个问题很深刻。实际上我们国家第一次和第二次国际救援我都参与了,而且我参加过很多地震应急的现场。我们一般到现场,第一要务是救援,我们都知道72小时是黄金救援期,我们就协助救援队救助生命。我们是研究工程结构的,知道一个受损的房屋或者一个倒塌的瓦砾怎么样救援最安全,当然我不能说绝对的安全;救援之后我们还要对房屋进行安全鉴定,因为房屋受损,大量民众不敢进房子,但其实很多房屋还是可以安全入住的,所以我们就做这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从丽江地震开始的,地震之后绝大部分民众都到街上去住,所以国家就让我们去鉴定,让大部分民众能够放心回去住,这就是安全鉴定。后续,我们要按照应急管理部和地震局的要求,划定地震烈度及影响场,同时评估地震损失,为以后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从灾后救助到灾前防御这个转变。我们都知道防震减灾是全社会和所有科技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和行动,我们国家从2015年开始,所有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都提到六度以上,就是所有的房子都设防了。我们国家从2018年开始做全国的风险普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并且设立课题,对房屋设施和工程结构进行加固,对不符合抗震能力水平的工程结构采取措施,提升抗震能力水平。

全世界仅有几个国家设立了地震预警系统,我们国家就已初步建成了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什么呢?就是地震发生后,当破坏性地震波来临之前,传播速度快的电磁波会先告诉我们地震来了,几秒钟或十几秒到达,可以事先采取应急避险措施。

我们还开展了全国风险普查工作。原来我们不知道地震可能发生的灾害重点在哪?是什么造成的灾害?开展全国风险普查工作以后,我们以县级为单位,对地震风险划分不同等级,我们的政府和民众就可以在地震灾害发生前进行有效防御,减少损失。

人民网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旦巴群培局长。安多县海拔5200多米,面积10万平方公里,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您跑遍了所有的乡镇、村居和重点区域,走访了辖区所有企业,排查了全县所有河流、地质等易灾点。是什么样的力量在激励着您?据我们了解,您辖区的一些企业在最开始面对检查的时候也是不支持、不配合,后来变成了希望您常来检查指导,您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旦巴群培:

谢谢您的提问。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是我工作地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安多县处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长江第一滴水各拉丹东、唐古拉山、措那湖等人间美景,多条河流发源于此。安多县行政管辖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离县城最远的乡镇有336公里,最远的牧户有575公里,服务面积极大,应急管理工作任务非常重。一直以来,我们坚持关口前移、俯身下沉,努力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营造“人人都说安全生产话、人人都做安全生产事”的良好氛围。谢谢!

人民网记者:

我们知道,从事危化品应急救援工作是一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一旦不慎,将有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救援人员需要有专业性、判断力和反应力。请问王庆银队长,您如何磨炼自身的本领从事危化品应急救援工作?在安全生产中,救援队伍要发挥哪些作用?谢谢!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 王庆银: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两个问题。从事危化救援工作时间长了,如果说磨炼本领,也不敢说有多么高强,借用一段古文“无他,惟手熟尔”,干得时间长了,积累的经验就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想要积累经验还得有一些方法。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四勤”工作法:一是勤学,二是勤思,三是勤练,四是勤总结。勤学,就是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因为各种救援事故复杂化、多元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勤思,就是要多总结、多研究、多思考,不能照本宣科,要理论结合实际。勤练,就是要把学到的运用到实践,针对性地练兵、演习演练等。勤总结,就是每一次救援回来我们都会召开总结会,总结这次救援过程中的经验是什么,重点是发现哪些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以便在下次救援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施救援。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发挥好专业救援队作用。目前,我国有102支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如果从专业来分,有危险化学品救援、矿山救援,还有隧道救援、油气管道救援、水上救援等多支队伍,这些队伍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时驻守在企业,哪里一旦有了危险,按照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救援中心的调动和指令实施专业救援工作。用我自己的一种说法,可能不见得那么精准,就是“一讲一防四救援”。“一讲”,就是要讲政治,国家安全生产救援队伍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也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面对各种的救援行动,必须要保持队伍听党话、跟党走,保持严明的纪律,保持勇敢的作风,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一防”,就是预防性检查要做到前面,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援,提前识别一些风险,把一些隐患提前消除掉,协助一些生产企业做好本职安全工作,这是防在前面。“四个救援”,就是科学救援、高效救援、安全救援和专业救援。科学救援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救援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最小。在安全救援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救援队伍的安全,再一个就是保障被救援对象的安全。专业救援就是用我们专业器材、专业战术战法,专业专家团队合成作战,高效救援,抓住黄金时期,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高效救援,发挥好国家专业队的作用。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李孝忠支队长,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您在祖国南北经历过大小火灾600余次,请问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一次?有没有特别令您感动的瞬间?谢谢!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昆明市支队支队长 李孝忠: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1992年入伍,先后在祖国的黑龙江、云南两地服役。作为一名指挥员,应该说我所经历的每一场灭火战斗都是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度过的,我们也是经过了一次次任务的检验,才锻炼了昆明支队“能打大仗、善打硬仗、敢打恶仗”的战斗作风。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年跨区增援重庆灭火,这场战斗“双向奔赴”的感人场景让我们永生难忘。

去年根据上级命令,我和支队政委杨仙永同志带领300名指战员跨区星夜驰援重庆。到达重庆火场后,我们主动受领了面积最大、扑救最难、风险最高的北碚火场。到达火场之前,大火已经燃烧了五天四夜,关注度非常高,灭火压力非常大。在25日晚,我们按照总队前指和联指的命令,准备实施“以火攻火”战术,因为火线距离隔离带不足100米,前面是即将越过隔离带的大火,后面是成千上万双焦急等待的眼睛。如果“以火攻火”不成功,后果不堪设想,大火会更快烧入缙云山核心区域,不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我们更无法向重庆人民交待。在紧要关头,我们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紧急布防了15个战斗小组,同时整合其他各方参战力量,共同实施战术。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我们成功阻击了1.5公里的大火头,保住了缙云山的安全,“以火攻火”战术起到了一锤定音的关键性作用。当时形成的“人”字形火线被网友称为“人定胜天”。可能大家去年也都看到了,消防员追着火跑、唱着军歌冲进火场、摩托骑士和消防员的最佳组合、志愿者和消防员的“双向奔赴”火遍全网,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消防救援,知道了我们云南森林消防。让人更感动的是,在撤离重庆当天,重庆市万人空巷,市民们夹道欢送,这都是自发组织的。我记忆深刻的是送行队伍中,有坐着轮椅来的年迈老人,有敬着军礼久久不肯放下满含热泪的退役老兵,甚至还有生着病、输着液、举着吊瓶来的人民群众,还有的举着标语“和你们并肩作战是我们一生的荣耀”等等,让我们非常难忘、非常感动。重庆灭火的胜利也彰显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体现了大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果,让我们倍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我们要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职责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潘照虎站长。在国际救援过程中,对当地的文化、气候、环境都不太熟悉,加上语言可能也不通,是不是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能否结合您救援的亲身经历,与我们谈谈遇到过哪些危急时刻?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谢谢!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高米店站站长 潘照虎: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如您所说,参加国际救援任务确实要面对一些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比如我们这次在土耳其开展地震救援的时候,一共营救了6名幸存者。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记忆最深的两名幸存者,第一个就是我们到场营救的首位幸存者。因为时间紧迫,我们第一时间到达了灾区现场后就立即实施开展了救援行动。我们到达现场后,就有当地的队伍找到我们,说有一名孕妇被困,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和国外的队伍进行合作开展救援。当时确实有一些队伍对我们的能力存在一些质疑,因为我们没有和他们合作过。当我们到达现场后,这名孕妇被埋压的深度非常深,纵深得有差不多八九米,而且这个通道非常狭小。考虑到这个孕妇的特殊情况,我们制定的方案是要把这个通道扩大,才能保证这名孕妇的安全转移。这个废墟通道的内部,障碍物特别复杂,有一些木质家具,还有冰箱,还有建筑构建废墟,我们要利用各种不同的破拆工具在狭小空间中进行破拆作业,直至把这名被困人员转移出来,而且我们还要保证这个通道安全稳固,还要能够抗住余震的冲击。所以我们在进行通道打通的过程中,边做破拆边做支撑加固,最后在当地时间凌晨2点多,才把这名孕妇安全地营救出来。通过这次救援,所有其他国际救援队伍包括当地的群众,对我们队伍的救援能力认可,我们也得到了一定的信任,在后面我们开展救援的时候,有很多当地的群众都会找到我们寻求帮助,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去帮助他们。到救援后期,我们基本都在现场的各个废墟穿梭,不怎么回营地休息,因为破坏确实很大,需要救助的点也非常多。

第二个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救的最后一名幸存者,他当时被埋压已经超过150多个小时,远远超过了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而且他被埋压的这个建筑废墟经过无数次的余震,重型机械作业导致建筑极其不稳定,考虑到这名被困人员埋压时间长,生命体征也不稳定,我们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抓紧时间积极开展救援,同时制定了安全高效的救援方案。我们在救援这名人员的时候发生了三次特别强的余震,当时这个建筑废墟开始往下掉一些建筑构件,我们只能躲在当地提供的重型机械旁边,在废墟里面找安全的结构进行躲避。我们也是顶着余震和死神开展竞速,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成功把这名人员营救出来了。我们营救出来以后,四周传来一些掌声,当我发现四周不知不觉已经站满了很多人,很多是当地的群众,还有很多国际救援队伍为我们鼓掌,竖起大拇指。在这个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救援得到了当地的群众以及国际救援队伍的信任和认可。我觉得,我们开展的国际救援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对中国救援队的每一员来说,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看到国际队伍包括当地群众对我们竖大拇指、给我们鼓掌,我觉得我们面对多大的挑战或者说困难都是很值得的。谢谢大家!

海报新闻记者:

请问各位代表,抛开应急的身份,你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子女的爸爸,妻子的丈夫,面对危险的工作环境,你们的家人是什么样的态度?你们又是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的?谢谢!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孙柏涛:

我年龄大,我先说。我结婚时间大概和我从业时间差不多,我去地震现场,说心里话家人是比较恐惧的,走的时候说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现场灾场面积很大,通信中断,她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我。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选择,她也理解。走的时候她就给我收拾衣服。我和我的儿子专业相近,他在大学里当老师,也是土木工程专业,我们一起去过地震现场。对我们来说,为社会服务有职业的荣誉感和骄傲感,我们都很热爱这份工作。所以,我们都有一种共识、共情,觉得所学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为人民做一点事情,人生就是有价值的,工作性质和你所付出的是对社会有用的,就感到自豪。谢谢。

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原油田队、普光队队长 王庆银:

我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1200多次的救援工作有各种各类的救援,救援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风险和危险,但是作为应急救援人,很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即使家人后来问到,我也是轻描淡写忽略过去。实际上我是一个军人家庭,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的爱人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我的父亲和我的岳父也是退伍军人,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建设祖国。有过从军经历的同志都有荣誉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着服从命令的意识,所以选择这份工作我的家人非常支持。老人经常教育我要干好工作,听领导的话,要对得起这份职业和工作。我的妻子照护好家庭大后方,让我能心无旁骛地工作。在单位,做一个好员工、好战士、好队员;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回到家里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这些是不矛盾的,完全能够兼顾工作和生活,而且是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这次被评为“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我只是在基层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工作,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获得这么高的荣誉也非常激动,非常高兴,家人们也为之骄傲,对我的工作更加支持。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旦巴群培:

我谈一下感受。因为我们工作的特殊性,家里对我们的工作和支持是比较大的,有时候工作忙起来无法顾及家庭,正如您所说,我既是一个儿子,也是一个丈夫,更是一个父亲,可是我对这个家庭付出的不是特别多,都是我妻子默默地付出,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由她来照顾。作为一名应急管理工作者,我感谢我的家人,也借此机会感谢所有应急人的家属,正是因为他们的包容、支持和理解,正是因为他们在背后默默地付出,所有应急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党和人民事业作贡献,做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谢谢大家。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邢慧娜:

刚才五位代表和大家作了充分交流,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心路历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事故,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者他们的每一次逆行出征都惊心动魄,他们的每一次向险而行都为更多的人赢得了向死而生的机会,所以也借此机会向我们的“最美应急管理工作者”、向我们的应急管理队伍致敬,向他们学习。

那我们今天的见面会就到这里,感谢五位代表,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