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自2001年2月,余杭市撤市设区与杭州市原六个区一起构成“新杭州”开始,“城乡同覆盖,同城同待遇”的目标,成为每一个余杭市民的憧憬。通过区委区政府几年来的努力,已逐步缩小了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之间的各项差距,这些同城待遇的民生举措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与此同时,与我们百年基业相关的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未能实现与主城区接轨,着实让我们期盼。从目前来看,杭州主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比余杭有优势,余杭人上好学校的目标实现度还是比较困难。为此,就我区发展优质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规模,升学接轨杭州主城区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与杭州名校合作,实现联合办学。杭州主城区的杭州二中、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十四中等一些省内著名高中在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文化积淀,教育理念等方面值得我区学校的学习和借鉴。我区虽和杭二中有合作关系,但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够通过政府牵手,教育搭台,引进杭州名校在我区落户办分校,或者我区高中与他们合作办合作班等形式,也可以引进杭州主城区成熟的教育集团资源,在我区发展,兼并改组现有学校,这些方式必定会丰富我区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惠利于百姓。 二、发展集团教育,扩展优质教育资源。集团教育模式在杭州主城区发展了十几年,被证明是一种非常好的扩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模式,比如求实教育集团,育才教育集团,二中教育集团等。我区在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发展方面没有紧跟杭州主城区步伐。利用集团教育模式,余杭临平城区优质学校可以辐射乡镇学校,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上好学,实现余杭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三、逐步接轨主城区,争取实现高中升学同城待遇。目前杭州中考与余杭中考试卷一样,但录取模式,录取学校依旧两条线。我们希望通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努力,将来余杭的学生可以考杭州主城区的高中,其他城区的学生也可以考余杭的高中。只有这样,余杭才算得上真正融入了杭州。 夏渭云委员: 您好,您《关于我区高中教育接轨杭州主城区的建议》已收悉,经教育局各层面认真讨论和研究,现向您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余杭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在当前余杭积极融入杭州的大背景下,您就我区高中教育如何接轨杭州主城区提出的“与杭州名校合作,实现联合办学”、“发展集团教育,扩展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接轨主城区,争取实现高中升学同城待遇”等建议非常中肯并具有指导意义,既高屋建瓴,又结合实际、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非常认同,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近年来,我们立足实际,内外并举,在办学品质上逐步缩小我区高中与主城区优质高中的差距,目前我区有余杭高级中学、余杭第二高级中学2所省一级重点中学,有余杭中学1所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有塘栖中学、瓶窑中学2所省三级重点中学,同时引进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杭州外国语学校、杭州绿城教育集团等杭城名校名集团优质资源,建立的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杭州市绿城桃花源学校等已成为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各级各类高中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教学质量也有稳步提高,2013年余杭区高考成绩取得重大突破,在比2012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283人的基础上,文理科第一批上线人数达596人,比2012年净增104人。余高、余二高、余杭中学等多所学校一批上线人数均有大幅提升。全区本科上线人数2681人,本科上线率达61.7%。 这得益于我们对外主动融入,积极寻求合作,着力引进杭州市主城区乃至全省、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力量。一是名优校长引领。2012年8月,余杭高级中学引进原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现杭州市文澜中学校长任继长担任总校长(总顾问),全面指导余高的各项管理工作,将主城区名校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带到余杭。二是区内校长跟岗研修。2013年10月派遣区内各高中校长、副校长赴杭二中、学军中学、镇海中学、萧山中学、富阳中学、广州市佛山石门中学等杭州市主城区名优高中、省内外名校跟岗研修,进一步提升学校校级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品牌与特色创建。三是市内名校结对。2013年9月促成余杭中学与杭州市学军中学签订办学帮扶协议、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一年来通过学军中学特级教师与余杭中学教师师徒结对,选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各一名特级教师或名优教师,全方位指导余杭中学相应学科的3-5名年轻教师的教学与教研;学军中学管理干部到余杭中学进行驻校指导,余杭中学的管理干部挂职学军并参与学习其决策和管理;学军中学名优教师对高三师生进行高考复习指导等活动充分发挥学军中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切实提高余杭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找准差距,对内强练内功,踏实办学,不断壮大自身的教育实力。一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多元化改革,扩张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争创省级特色示范高中,为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化选择,促进学校多样化可持续发展,2014年余杭中学被评为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2年7月以来各校开展“讲师德、讲责任、讲奉献”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徐一珠、王峻、仰虹等一大批高中教育一线的师德楷模和优秀师德教师。三是加强师能建设。通过教师“五个一”工程等,强化师能建设,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当然我们也看到,目前我区高中教育的质量和主城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区高中教育融入主城区的程度与余杭老百姓心中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财政体制不同。由于余杭区与杭州市主城区的财政不统一,使得余杭教育的投入、管理、要素分配体系不能纳入主城区统筹范围。二是优质教育总量有限。杭州市主城区受总体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限制,杭州市民主动接纳新城区生源享受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意向较低,从而造成短时间内我区和主城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尚不能完全实现“同城同待遇”,仍需要一个逐步融合的过程。因此,对于我区高中教育接轨主城区问题,我局拟计划分近期、中期、远景“三步走”落实各项措施: 1.通过外引外联外促,促成更多名校与区内高中合作。接下来,在2014年区教育局和市教育局将积极落实杭十三中与瓶窑中学的互助结对项目,充分借鉴余杭中学与学军中学合作互助的成功做法,切实推动各项互助帮扶活动的开展。到2015年还将继续推进此项工作,拟计划再落实两组共建结对学校,以促进更多的区内高中与主城区名校合作,深化结对互助活动,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水平,帮助和引领余杭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余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 2.继续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区内高中竞争优势。我们将通过高中学校区域竞争合作机制的引入、名校集团化模式的积极探索等途径来更新高中教育发展的观念、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推进区内高中学校内涵式发展。将充分发挥余高、余二高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引领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学校校级领导干部流动、教师流动、互助帮扶、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将区内优质高中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改革举措推广至其他学校,互通有无。加大名校、名校长、名教师的引进和培育力度,鼓励高中学校着眼长远发展战略,立足本校实际,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在办学上创特色,在管理上出经验,在改革上出成果,在师资上出人才,最终提升区域内普通高中的整体办学质量。 3.落实市属高中招生计划,逐步调整区内招生政策。目前在余杭的中考录取当中,杭高及长河高级中学宏志班仍旧面向我区招收初中毕业生,主城区部分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及我区闲林职业高级中学仍旧实行跨区域招生。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统筹安排,2014年我区中考录取政策做了适当调整,增加了余杭学生报考杭高的名额,较原来扩大一倍;凡符合长河高级中学报考条件的学生,我们也鼓励各初中学校做好政策宣传和推荐工作。 1.根据杭州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逐步扩大杭高、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在余杭招生的规模;主动向区政府、市政府(市教育局)反映,积极争取,以期实现主城区部分优质高中和区内部分优质高中可双向招生,进一步促进大杭州的教育资源共通、让学生在报考高中时有更多的选择权。 2.2014年初我区与杭州市教育局已签署《关于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有关事宜的备忘录》,学军中学首个分校即将落户余杭,预计于2016年9月前投入使用,原则上按照主城区和余杭区各50%的比例招生,未来区教育局将与市教育局加强主动沟通,在学军中学余杭海创园分校的招生、学籍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好各项衔接,努力使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办成有影响力的名校,激发其教育新活力,发挥其优质高中教育的辐射力,以提升余杭高中教育整体质量,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名校教育资源。 根据区委召开的第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更高水平的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市、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与主城区的教育合作战略联盟建设;进一步理顺教育融入主城区的各项体制、机制问题,实现余杭区与主城区教育资源的完全融合,在财政政策、学校管理、招生制度、教师流动等方面全面接轨。 再次衷心感谢您对我区高中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