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云集,乘势昂扬,7月1日,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CSCO YOUNG)年中会在上海隆重举行。
会后,CCMTV特别采访到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盛锡楠教授
,为我们进一步分享:
1、
2023 ASCO年会上肾癌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以及对临床的启示;
2、
维迪西妥单抗(RC48)+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1b/2期RC48-C014研究结果、临床意义、
维迪西妥单抗未来在泌尿肿瘤领域的布局;
3、未来肾癌、尿路上皮癌领域值得探索的方向。
重播
分享
赞
盛锡楠教授接受CCMTV专访
2023 ASCO年会上肾癌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以及对临床的启示
盛锡楠教授:
2023年ASCO上泌尿肿瘤领域有多项研究结果得到披露,肾癌领域的亮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
晚期肾透明细胞癌一线治疗
近年来陆续公布了许多大型临床研究结果,都取得了不错的阳性结果,因此临床上面临着如何选择的难题。今年ASCO公布了
两项Ⅲ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
,一项是
阿昔替尼+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肾透明细胞癌的
KEYNOTE-426研究
,
它也是
第一项
该领域靶向+免疫报道
5年长期随访
结果的研究;另一项是
靶向+免疫
目前获得最好临床数据
的、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的
CLEAR研究
,今年报道了
4年随访
结果。
图.
KEYNOTE-426研究随访5年的
OS
图. CLEAR研究随访4年的OS
从这两项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IMDC低危患者并没有在靶向+免疫治疗时代获得绝对的优势。
KEYNOTE-426研究中,低危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没有获得统计学显著性差异;CLEAR研究类似,尽管
低危患者在PFS方面获得很好的改善,但OS相当。因此,对于
晚期肾透明细胞癌,
从研究伊始到现在长达5年的长期随访,我们还是认为
低危患者不能从靶向+免疫中获得显著获益,靶向药物仍然是他们重要的治疗选择。
图.
KEYNOTE-426研究IMDC低危患者的
OS和PFS
图. CLEAR研究
IMDC低危和中高危患者
的OS
另一个亮点是肾癌领域的
二线治疗
。在靶向+免疫不断前移的今天,这类患者的二线治疗如何选择?继续免疫联合治疗是否仍然是重要的治疗策略?今年公布的阿替利珠单抗+卡博替尼 vs 卡博替尼单药用于既往免疫联合治疗失败患者的Ⅲ期
CONTACT-03研究
显示,与卡博替尼单药相比,阿替利珠单抗+卡博替尼未观察到显著的PFS或OS获益。因此,
免
疫治疗失败后,继续采取免疫联合治疗的策略还不能作为优势选择,未来靶向药物单药或靶向药物之间的联合治疗可能是这类患者的主要选择。
RC48-C014研究结果、临床意义、维迪西妥单抗未来在泌尿肿瘤领域的布局
盛锡楠教授:
最近几年,ADC药物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的进展迅速。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HER2 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RC48),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今年披露了RC48+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的1b/2期RC48-C014研究的更新结果。该研究是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基于RC48单药良好的数据和免疫+ADC可能具有更好的联合效应,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最新数据显示,
客观缓解率(ORR)达到73%,中位PFS达到9.2个月,目前中位OS尚未达到。
免疫+ADC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研究并
未对患者严格区分一线治疗或既往多线治疗失败,也没有严格区分HER2表达的高低,患者均能从治疗中获益。
基于这项探索性研究结果,目前正同步开展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PD-1单抗+
RC48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的疗效。
表. RC48-C014研究ORR亚组分析
未来肾癌、尿路上皮癌领域领域值得探索的方向
盛锡楠教授:
肾癌和尿路上皮癌近年来在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改变了临床实践。未来3~5年值得探索的方向主要有
新型治疗失败后的选择
,比如晚期肾癌患者在靶向+免疫治疗失败后,以及尿路上皮癌在免疫+ADC治疗失败后,如何
选择合适的方案?另外,
药物选择丰富了之后,如何优化现有选择?
这些都是科研和
临床上
关注的焦点。作为临床一线的青年医生,我们应
深刻理解新型治疗的作用机制,同时密切观察后续治疗的临床特征,从而反哺科研和探索自己的方向,在临床实践中做出青年工作者的贡献。
审核|盛锡楠
教授
责编|赵德云、叶静
编辑|梅婕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关注CCMTV临床频道·泌尿频道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关注CCMTV临床频道·泌尿频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