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梁伟 徐海东)讯,
华为将欧拉系统捐赠开源有望大大提速国产操作系统应用进程。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多家操作系统厂商开发基于OpenEuler的商用发行版,如统信、普华、麒麟、中科创达等。此外,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也开发了基于OpenEuler的自用操作系统。分析人士指出,在国产信息技术向行业应用加速拓展的关键阶段,此举意义重大,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和欧拉相关发行版厂商业绩也将受益于此快速增长。
国产CPU和操作系统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根基,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而此前国产操作系统各自为战、“碎片化”现状,导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也被受限。本月初,华为宣布将欧拉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孵化,则意味着欧拉从创始企业主导的开源项目演进到产业共建、社区自治。对此,日前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表示,“国产操作系统已逐步摆脱缺技术少生态的困境,在重点行业获得规模化应用和市场认可。”
欧拉商业发行版已落地多行业
据了解,openEule操作系统开源以来,已经有300多家企业,近万名社区开发者加入。中国软件(600536,SH)持股31.25%的麒麟软件和诚迈科技(300598,SZ)持股32.54%的统信软件是目前openEuler最主要的商业发行版合作伙伴。记者分别从麒麟软件和统信软件获悉,公司基于openEuler的技术路线来打造的产品已在金融、运营商、能源交通等多领域应用。
业内人士指出,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基础软件之一,处于信息产业上下游生态的枢纽位置,向下需要兼容不同的底层硬件,向上需要支持各类应用中间件与应用软件。华为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操作系统“碎片化”现状,导致数字基础设施产生大量“软烟囱”,带来生态割裂、应用重复开发、协同繁琐的挑战,数字化新时代,呼唤新的统一操作系统。
华为常务董事 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透露,openEuler操作系统开源以来,获得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已经有300多家企业,近万名社区开发者加入,成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开源社区。麒麟软件等10多家伙伴已经基于openEuler推出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并进入了政府、运营商、金融、电力等多个行业,实现了规模商用60多万套。
首创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翟炜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国外操作系统品牌仍然几乎垄断国内操作系统市场,但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不断成熟的背景下,麒麟软件、信软件等国产厂商借助政策红利正快速崛起,国产操作系统在政务以及一些重大行业都有了较大规模的应用。此次华为将欧拉操作系统源代码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一方面进一步提升openEuler的开放性,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与其他国产操作系统厂商间的关系为合作关系而非竞争关系,各厂商均可依托欧拉开源系统开发商用版产品,共同推动生态繁荣。”
据了解,在捐赠欧拉之前,华为也将鸿蒙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鸿蒙面向智能手机等所有智能终端,服务C端客户;欧拉则面向所有数字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服务B端客户。邓泰华表示,目前欧拉和鸿蒙已经实现了内核技术共享,未来计划将鸿蒙的分布式软总线能力移植到欧拉,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鸿蒙终端。“在工业场景中,欧拉和鸿蒙可以有更多协同,欧拉适用于高可靠性、强确定性的工业设备;鸿蒙适用于强交互性的工业终端,欧拉和鸿蒙对接可以更好地提供全栈式工业场景化解决方案。”
王志军表示:“此次华为宣布将欧拉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进行孵化,而该基金会运营一年多以来,已吸纳国内领军企业10项重要级开源项目,正在探索一条适应我国软件发展实际的开源之路”。
另外,在11月4日,龙蜥社区宣布,由阿里云、统信软件等 14 家单位联合开源的龙蜥操作系统将捐赠到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当前已全票通过项目孵化评审中的技术达标评审,即将进行法务合规性审核。
国产信息技术行业应用空间广阔
在市场推广方面,华为承诺不做欧拉商业发行版。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华为承诺不做欧拉商用版本,利好整个国产操作系统生态成长。而操作系统作为承上启下,连接底层基础设施如服务器、芯片产业链和上游应用软件的桥梁,操作系统闭环的形成与完善则将更促进整个国内信息技术产业的适配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