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在古代文明史上,有许多城市与“神话”之间有着密切关联。

大名鼎鼎的雅典城,曾经引发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冬的“竞争”,他们之中谁能够提供人类最需要的东西,就可以成为该城的守护神。


波塞冬用三叉戟在石头上一敲,变出一匹马,雅典娜则变出了一棵橄榄树。在雅典人看来,马与橄榄树分别是战争与和平的象征,而橄榄树还具备多种经济用途,于是,雅典娜就顺理成章做了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城的命名就取自于雅典娜的名字。

另一座希腊城市德尔斐,则与宙斯有关,他放出两只老鹰相向飞行,它们相遇的地方就是“大地的肚脐”——小城德尔斐,后来这里以盛产神谕闻名于世。

除了这两座希腊古城,在世界各地都散布着迷人的“神话之城”: 南美洲的热带丛林里,奇琴伊察城里坐落着羽蛇神金字塔,每年春分、秋分时,都可以见证“光照蛇形”的奇观;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阿法卡城,据说是美神维纳斯的情人之一——美少年阿多尼斯死去的地点;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得名于路德维希二世对“天鹅骑士”罗英格林的崇拜。


这些古老的城市,仿佛静默的讲述,无声传递着关于神话、关于历史、关于文明的丰富信息。

01 《神话之城》:另辟蹊径读神话,20座城市里的神话掠影

城市与神话有如此深厚的渊源,那么从城市入手读神话,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其中的难度可一点儿也不小。

众所周知,世界神话体系纷繁复杂,除了知名度较高的希腊神话、埃及神话、北欧神话之外,还有很多“ 冷门小众”神话体系,如南太平神话、凯尔特神话、印加神话、美索不达米亚神话。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神明的职责、形象等也有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因此,要想一一梳理清楚并非易事。

最近读到一本新书《神话之城》 ,作者席路德是一位神话考古爱好者,曾出版多本神话学著作,对世界各神话体系有深入研究。

在《神话之城》这本书里,作者以20个城市为切入点,细致讲述12大神话体系,从希腊神话到北极神话,从玛雅神话到赫梯神话,甚至还有近些年流行的克苏鲁神话,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从文字风格来看,《神话之城》有着神话学著作的严谨和专业, 作者对城市与神话之间的关联、神话人物的演变史等,都有细致入微的讲述。

这本书还可以当做一本“神话旅行导览”, 作者像一位资深导游,为读者一一呈现隐藏在城市各个角落里的神话线索。如果有机会到这些城市旅行,不妨在打卡热门景点之余,试着寻找古老神明们的足迹,不失为另一种旅行的乐趣。

席路德在《神话之城》中写:神话,只是历史在时间之海的扭曲投影;传说与现实,并无一线之隔。

换言之,神话就像一面“哈哈镜”,它植根于现实,是古人对天地万物、自然起源的人格化、形象化阐释 。神话与城市在自然、社会层面息息相关,而居住在神话之城中的人们,也或多或少经历着与神明们相似的困扰。

02 神话的“地域性”:从南美到北极,神明特色大不同

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过一个观点:自然环境会影响人们的艺术创作趣味。举个例子,希腊地处地中海气候带,天气炎热,人们的日常穿着十分清凉,古希腊人对于肉体美的推崇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相应的,雕塑作品中的人体也以流畅优美的造型线条著称。相形之下,在天寒地冻的北欧,人们要穿厚厚的毛皮大衣御寒,艺术风格就要晦暗沉重得多。

在世界各大神话体系中,这种“地域性”特质同样突出。

古代社会重视农业生产,人们会将当地主要农作物赋予人格化形象,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以祈求神明带来丰收年景。

古希腊适合葡萄、橄榄、月桂等植物的生长,于是有了酒神巴克斯,他整日流连于美酒佳人,是盛产葡萄酒之地才有的特色。阿波罗的诸多罗曼史里,他追逐河神之女达芙涅,后者为了逃避他的狂热恋情,化身为一棵月桂树。冥王哈迪斯拿给妻子珀耳塞福涅的食物,是一颗滋味甘甜的石榴。

到了南美洲丛林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玉米有很高的依赖度,因此,与玉米相关的神明或故事就成了重头戏。在阿兹特克人的神话体系里,有至少4个玉米神,玛雅人的创世神话中,造物主甚至用玉米创造了最早的人类。


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同样渗透到了神话故事之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月亮之神、太阳之神的性别问题。

在气候宜人的希腊、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由于纬度相对较低,太阳常常给人以炽热的印象,月亮则有清冷之感,于是月亮往往被安排为太阳神的妻子或女儿,是女性化特征显著的神明。在玛雅神话中,月亮神伊希切尔是太阳神伊察姆纳的妻子,希腊神话里的满月女神塞勒涅则是宙斯的女儿。


但是在气候严寒、靠近北极圈的因纽特人聚集区,一年之中,近半年都见到太阳的踪影,这时神话人物就出现了“性别对调”:月亮化身白昼的守护神,具有了鲜明的男性化色彩,太阳反而成了月亮神的妻子。

03 维纳斯是“舶来神”?从神话故事,看城市文明变迁

恩格斯曾说: 神话具备双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映;另一种则是社会属性,是历史力量的代表者。

自然环境塑造了神话体系的根基,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随着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神话人物的性别、形象、职能等也会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希腊神话中的阿芙洛狄忒(即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以美丽多情著称,与多个神明英雄有过暧昧情事。然而,这位爱情女神很可能是一位舶来的神明。


根据拜占庭时期百科全书《苏达辞书》中的记载,阿芙洛狄忒是小城阿芙罗蒂西亚的保护神,后来才进入希腊神话体系,演变成了在大海泡沫中诞生、具有倾倒众生魔力的女神形象。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则提出,希腊人对阿芙洛狄忒的崇拜,主要得益于亚述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影响。在波斯文化中,阿芙洛狄忒被称为密特拉,为金星女神,陪伴她左右的是两位男神:长庚星之神赫斯珀洛斯、启明星之神福斯福洛斯。

阿芙洛狄忒从中亚来到古希腊的历程,可以作为古希腊人频繁开展对外交流的文化证据之一。

从传播途径来说,主要有两条:一方面,希腊与波斯之间发生过数次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古希腊人热衷于开展贸易,他们凭借发达的航海技术,来到塞浦路斯、非洲库勒尼、土耳其等地,在交换货物、赚取利润之余,将当地的神话故事带回了古希腊。


像阿芙洛狄忒这样的外来神明跨越山海,被异邦人接受和崇拜的现象并不少见,欧洲的先祖“欧罗巴”,据说就产生于腓尼基人与希腊人的商业活动之中。

不同神话体系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也让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厚的生存土壤。 席路德在《神话之城》中提到,玫瑰古城佩特拉的卡兹涅神庙中,所祭祀的神明包括希腊神话里的阿玛宗女战士、妖女美杜莎,还有埃及女神伊西斯等,神庙建筑本身则带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中,有和平时期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但在另外一些时期,则面临着外地入侵、战争、宗教改革等复杂局面,抑或突如其来的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伴随着一些城市走向衰落的,是曾经辉煌灿烂的神话体系。

当西班牙殖民者来到南美洲之后,玛雅神话和印加神话的相关文献记载、宗教祭祀物品等,被殖民者大量销毁,很多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也随着土著居民被屠杀而逐渐被遗忘,不能不说莫大的遗憾和损失。


地中海沿岸的古城乌加里特曾是迦南众神崇拜的中心,然而公元前1200年左右,乌加里特遭遇神秘海上民族入侵而被毁灭,从此被世人遗忘3000余年。直到1928年,通过考古发掘,大量的希伯来文献和文物的出土,才使这个古老的神话体系得以重见天日。

04 神话之城中的“人”:神话折射出的生死观与婚姻模式

神话与城市之间关联的核心在于“人”,人类用智慧和想象力搭建出一个个等级严格的神明系统,设计种种祭祀仪式,进而对建筑、绘画等领域产生影响,构成古老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

对于那些居住在“神话之城”的古人们来说,神话和日常生活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神明和人类一样有着局限性,受到无可逃避的宿命约束。

在各个神话体系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同版本的“预言”:俄狄浦斯被预言会弑父娶母,印度神话中的盘陀伽阿巴耶被预言会杀死舅舅……尽管他们的父母、舅舅计谋用尽,最后还是难逃预言成真的噩梦。神明英雄虽然比常人有更高的智慧与武力,却并非无所不能,多情如宙斯想要找新的情人,还得采用变形术,把自己变成天鹅、公牛或者闪电。


死亡更是如此 ,音乐天赋过人的俄耳甫斯即使用笛声感动了冥王,但在即将返回人间的紧要关头,他的回头一瞥,最终使妻子与自己永远阴阳两隔。

南太平洋神话中的毛伊几次挑战死亡女神,有一次眼看就要成功,却因为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吵闹,惊醒了死亡女神。连才能卓越的英雄都是如此,更遑论在自然力量面前显得尤为柔弱的人类了。

神话人物的家庭、婚姻和权力斗争,往往可以在古代社会中找到类似的模式。

希腊神话、赫梯神话中都有“弑父夺权”的情节,古代城邦的权力更迭,同样不乏刀光剑影的代际斗争。

至于婚姻模式,在多个神话体系中的早期版本中,“兄妹联姻”现象的出现频率极高。

希腊神话中的宙斯与赫拉、埃及神话中的伊西斯和奥里西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里的巴力与亚娜特,日本神话里的伊邪那美与伊邪那岐等,既是夫妻,又是亲兄妹。


究其根源,除了创世神话人物数量少,另一半可选范围狭窄之外,可能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在人类文明早期,生物学知识匮乏,人伦道德规范尚未完善,兄妹近亲通婚的确真实存在过。

事实上,直到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的法老家族仍保持着兄妹联姻的传统,目的是维持其高贵血统的纯正性。当然,近亲结婚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后代罹患疾病的概率大大提升,这就是后话了。

“神话是活的。不但曾经活过,现在仍然活着。”

神话诞生于过去,但它活在现在,同样属于未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洗礼,“神话之城”中,那些曾经被无数人崇拜、祭祀的神庙、祭坛,或许早已坍塌损毁,只余断壁残垣。

然而,文明的脉络依然绵延其中,夕阳残照下的帕特农神庙巨柱、安第斯山脉深处的马丘比丘古城、至今仍是谜团的极北之岛图勒。神话早已通过建筑、艺术和文字等形式,渗透进这些城市的基因之中,这大概就是神话之城的独特魅力所在。

参考资料:

1、席路德,《神话之城》

2、丹纳,《艺术哲学》

3、琼·肯尼·威廉姆斯,《古代希腊帝国》

4、美柔汀,《博物馆里的神秘花园》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