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Sergei Rachmaninov

1873.4.1-1943.3.28

集俄罗斯传奇式浪漫主义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的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 ,其音乐作品以悠扬的旋律、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和令人陶醉的管弦乐配器而见长。 在莫斯科接受的音乐训练首先使他成为一名音乐会钢琴家,但作为一名年轻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以及十几岁时创作的独幕歌剧《阿列科》也曾令柴可夫斯基惊诧不已。 尽管来自肖邦和李斯特的强烈影响显而易见,但拉赫玛尼诺夫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和柴可夫斯基相类似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有着庞大的作品体系,其中包括四首钢琴协奏曲、三部交响曲、两首钢琴奏鸣曲、三部歌剧、一部合唱交响曲、一组晚祷曲、以帕格尼尼为主题的狂想曲、四十一首前奏曲和练习曲、交响舞曲以及许多歌曲。 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很多人认为是钢琴协奏曲中最伟大的一部。

以下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十部佳作, 这是你生命里不可缺失的音乐,也是能让你的情感永不干涸的源泉。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

▼ 丹尼尔·特里福诺夫/费城交响乐/雅尼克·瑟贡

《第一交响曲》灾难性的首演之后,拉赫玛尼诺夫在接下来的三年左右时间里几乎没有创作任何作品。 他向催眠治疗师寻求帮助,其再度广受欢迎的复出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是钢琴协奏曲目单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敬献这位催眠治疗师的一部作品。 在小提琴和中提琴开始演奏一组优美、缓缓展开的旋律之前,一系列不断增强的钢琴和弦开启了这部协奏曲。

赵成珍/ 雅切克·卡斯奇克/ 华沙爱乐

在最为宁静安详的慢板乐章中(以在电影《相见恨晚》中的运用而著称),钢琴家和木管乐器独奏家分别演绎着相关旋律。尽管拉赫曼尼诺夫很快就为另一著名的主调腾出了时间,但终曲还是以一些大师级的烟花之作开始。这一旋律甚至以歌曲《满月空臂》(Full Moon and Empty Arms)的形式登上了排行榜,包括美国歌手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美国爵士名伶莎拉·沃恩(Sarah Vaughan)和美国创作型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在内的艺术家都录制过这首歌曲。

《G小调 大提琴和钢琴 奏鸣曲》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19

继《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成功之后,拉赫玛尼诺夫再度满怀热情地投身创作。这部精美的《大提琴奏鸣曲》出现在《第二钢琴协奏曲》恢复信心的首演后不久,其神奇的“行板”有时让人想起早期作品中的“柔板”。然而在这部奏鸣曲中,音乐给人的感觉并不那么自在,它更微妙地平衡在希望与绝望之间。

拉赫玛尼诺夫为友人(也是伴郎)、俄罗斯大提琴家安纳托利·布兰杜科夫(Anatoliy Brandukov)谱写了大提琴部分。大提琴上激情的旋律几乎贯穿了作品始终:奏鸣曲冗长的第一乐章是送给任何一位真正会唱歌的大提琴家礼物。不过钢琴部分却犹如恶魔巧妙而复杂,演奏难度极高。任何想涉猎这部作品的大提琴家都需要找到一位非常有天赋的钢琴伴奏者。

《十首前奏曲》

10 Preludes, Op.23

拉赫玛尼诺夫共创作了24首《钢琴前奏曲》,大小调各半。最早一部是著名的《升C小调前奏曲》(Op.3,No.2),创作于1892年;十一年以后才完成了作品23号即《十首前奏曲》;1910年完成了最后《十三首前奏曲》(Op.32)。

▼ 《升C小调前奏曲》/鲍里斯·吉尔伯格

《十首前奏曲》心境广泛。除了神秘的开场曲和令人渴望的第四首(有着肖邦的影子)之外,还有精彩的第二首以及经过严峻测试、需要最漂亮指法的第七首。在第九首令人迷恋的旋转之后,第十首也是这套前奏曲里的最后一首在一片宁静中结束。

▼ Op.23,No.5(王羽佳)

到目前为止,作品23号里最为著名的是第五首,一部非常流行的返场曲。 作品开始时是精练简洁的进行曲旋律,对比鲜明的中间部分听起来似乎又回到了《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主调。

《E小调第二交响曲》

Symphony No.2 In E minor, Op.27

▼ 捷吉耶夫/伦敦交响乐团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首演同样是在《第一交响曲》惨败的圣彼得堡举行。但这次站在指挥台上的是拉赫玛尼诺夫本人(而不是喝得烂醉如泥的格拉祖诺夫),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第二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最佳作品之一,后来也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最爱。

《第二交响曲》的亮点包括充满活力的“谐谑曲”,其中间部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赋格曲,临近结束时弦乐器疯狂地互相追逐。慢板乐章同样也是一块宝石,它有着管弦乐曲目单中最伟大(也是最长)的单簧管独奏之一。最后一个乐章很快就营造出狂欢节的气氛——尽管拉赫玛尼诺夫一如既往地非常乐意为一两个抒情主题而将节奏放缓。

迪玛·斯洛波德纽克

(Dima Slobodeniouk 1975—)俄罗斯指挥

加利西亚交响乐团

《死之岛》

The Isle Of The Dead, Op.29

交响音诗《死之岛》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的一幅同名油画,画中冥府渡神,即希腊神话中死者的摆渡工,划着棺材来到一个阴森怪异的岛屿。拉赫玛尼诺夫这部交响诗以定音鼓与低音提琴开始,也许是代表了由远及近的亡灵与孤舟。

在这部作品中,人们还可以听到圣歌“震怒之日”的碎片。这个不祥的主题,翻译为“愤怒之日”,包括在传统的天主教安魂弥撒中,在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中也同样是屡见不鲜。虽然乐曲开头部分显然与死亡有关,但拉赫玛尼诺夫断言,更为自由的中间部分是对生命的反思。“生命”主题的音乐变得越来越折磨人,在“震怒之日”和摆渡工的主题再次出现之前,拉赫玛尼诺夫结束了这部 作品。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Piano Concerto No.3 In D minor, Op.30

▼ 贝扎德·阿巴杜瑞莫夫/捷吉耶夫/皇家大会堂

拉赫玛尼诺夫为美国巡演创作了这部协奏曲,在渡船过程中他用无声键盘来熟记钢琴部分。尽管作品更长、更为激烈甚至更难演奏,但和《第二钢琴协奏曲》一样,《第三钢琴协奏曲》同样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乐曲开始的钢琴旋律相当随和闲适,但不久就开始迸发出火花。在第一乐章的后半部分,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华彩乐段供独奏者发挥钢琴演奏技艺(拉赫玛尼诺夫甚至提供了两个版本)。慢板乐章则比《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相应乐章阴郁得多:钢琴发出几声怒吼,快得离谱的华尔兹在乐章终了时爆发。终乐章的演奏难度几乎已经到了不合情理的地步——为了公平起见,似乎需要一位拉赫玛尼诺夫本人或阿格里奇这样的钢琴大师才能胜任。

亚历山大·加弗里柳科

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尤洛夫斯基

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

《练声曲》

Vocalise, Op.34, No.14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34号《十四首歌》(或《十四首浪漫曲》)中,第一至十三首歌的文本来自俄罗斯著名诗人选集。其中的第十四首歌即《练声曲》为无字歌,表演者自始至终吟唱同一个元音。这首没有歌词的酸楚歌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佳作品之一,已吸引了无数作曲家和演出者的注意,几乎每一种可以想象出来的乐器都对其进行了改编——从亚莎·海菲兹的小提琴到“枪炮与玫瑰”摇滚乐队中主吉他手Slash的电吉他。

最为著名的改编曲之一来自作曲家本人。在拉赫玛尼诺夫笔下的管弦乐版本中,这一旋律主要由小提琴演奏。临近结束时,被单簧管接替的小提琴演奏出一个翱翔的新乐线。

The Bells, Op.35

▼ 马里斯·杨松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拉赫玛尼诺夫这一卓越的合唱交响曲是为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一首诗歌的俄罗斯改编版本所配乐。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以出生、婚姻、恐怖及死亡为主题。反过来,每一种生命体验又逐一与一种类型的钟有关:银、金、黄铜和铸铁。

在第一乐章中,拉赫玛尼诺夫带领人们乘坐了一趟高速雪橇。在稍慢的第二乐章(婚礼上圆润的钟声)中,一位独唱女高音为这对幸福的新婚夫妇预言了一个安宁的未来。然而这一喜庆情绪很快就被第三乐章所冲淡,在对恐怖无情的描述中,拉赫玛尼诺夫将合唱团推向了极限。第四乐章是关于死亡的冥想,以上升的弦乐音线和一个柔和的主和弦结束作品,其意境显得比爱伦·坡的原作更为乐观。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43

帕格尼尼《为独奏小提琴创作的24首随想曲》(24 Caprices for Solo Violin)中的最后一首,已为包括勃拉姆斯、李斯特、卢托斯瓦夫斯基、舍曼诺夫斯基(以及本尼·古德曼和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内的许多其他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基础。拉赫玛尼诺夫这部向自己同行的致敬之作,是一系列为钢琴和管弦乐队创作的变奏曲,也是作曲家的最佳作品之一。

作品一共包括24个变奏,不过如果仔细数一下的话,就会发现第一个变奏出现在主旋律之前。这是另一部“震怒之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作品。钢琴家在第七个变奏中引入圣歌,而管弦乐队则继续演绎着帕格尼尼。作品的核心是雄伟壮观的第十八个变奏,基于一个缓慢、主题倒置的版本。对于钢琴家、管弦乐队以及听众来说,最后六个难度极大的变奏是一段令人激动的旅程。

《彻夜祷》

All-Night Vigil,Op.37

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彻夜祷》是一部无乐器伴奏、为俄罗斯东正教创作的合唱音乐作品。《彻夜祷》根据俄罗斯东正教整夜守夜仪式文本谱曲,被誉为拉赫玛尼诺夫最为杰出的成就和“俄罗斯东正教最伟大的音乐成就”。

拉赫玛尼诺夫刚刚花了一年时间在各城市巡演,以支持俄罗斯军队,其《彻夜祷》中的精神超越感是作曲家对自身周围混乱与苦难的反应。作品共包含十五个部分,其中有十个部分是根据俄罗斯教堂圣歌改编,不过拉赫玛尼诺夫还是为其他五个部分谱写了完全崭新的音乐。

拉赫玛尼诺夫于1917年离开沙皇俄国,他的祖国刚刚结束了一个苦难的时代,却又开始了另一个苦难时代。拉赫玛尼诺夫认为《彻夜祷》是自己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并在遗嘱中要求在葬礼上演唱且将自己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然而这一切并未发生。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这位为自己祖国写下这一精神遗嘱的作曲家,194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比佛利山去世,之后被埋葬在离家乡很远的纽约威斯切斯特。

在这个世界命途多舛的初春季节里,翻阅着多个版本的拉赫玛尼诺夫传记,聆听他的音乐,别有滋味在心头。 辽阔的俄罗斯大地在眼前一幕接着一幕地贴近又离去。待疫情过去,计划中的美国音乐之旅成行时,我定会去拜谒他的陵墓。

珍藏一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