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突然宣布,由于某种原因,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NOIP(普及组及提高组)。
从2019年起暂停
此消息一发布,立即引起业界的轩然大波。按照此前赛制,NOIP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六举办初赛,每年11月第二个周末举办复赛。
此时距离2019年NOIP举办只有55天。
更为重要的是,暑假期间,众多学生及家长在投身到NOIP的备战之中。
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公告言简意赅,不过
“由于某种原因”
的表述还是带给大家不小的想象空间。
不过,从昨天北京大学录取新生情况看,保送入读北大的各类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学生引人注目。
因此,NOIP的暂停并不意味着将取缔这项学科竞赛。
No.1
何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自1995年至今,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统一组织。
NOIP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以各省市为单位由特派员组织。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卷。
初、高中或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可报名参加联赛。
联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两个组别,难度不同,分别面向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
根据教育部现行《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中关于保送生选拔条件的规定,
获得NOIP一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具有保送进入高校就读的资格。
部分地区一等奖获奖选手还享有高考加分优惠,具体情况视省招办政策而定。
值得关注的是,在暂停举办之前,NOIP还是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多所名校自主招生的申请条件之一。
正是因为NOIP与升学挂钩,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参加NOIP训练。特别是,随着少儿编程的兴起,NOIP为少儿编程热提供了重要的“背书”。
于是,大有在奥数被禁之后,“信奥”大行其道之势。
No.2
NOIP与NOI的联系与区别
虽然联赛暂停,但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表示,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信息学奥赛或 NOI)并不会受到影响。
为此,我们需要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的关系先弄明白。
NOIP全称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可以算作是N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部分。
除NOIP外,NOI还包括冬令营、世界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等。
而NOI即为人们熟知的“信息学奥赛“,是“五大学科竞赛”之一,此前,信息学奥赛的结果被部分学校拿来作为自主招生的录取指标之一。据其官网介绍,该竞赛自1984年开始举办,是国内包括港澳在内的省级代表队最高水平的大赛。
No.3
因“0收费”NOI举办已现波折
其实,关于NOI的举办今年已有波折。
今年1月29日,教育部办公厅公示了《关于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五大学科竞赛中,
信息学奥赛(NOI)并未出现在公示名单中。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杜子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入选原因在于信息学奥赛并未进行申报和提交材料,
因为很难做到“零收费”。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3月份的一份公告中提到,与其他知识理论型的竞赛相比,NOI竞赛具有较高的成本,包括设备费、网络费等都是知识理论型竞赛所没有的。
而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原则之一就是公益性,
即竞赛活动一律不得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成本。
不过,教育部2月发布公告称,拟补充确定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为2019年度面向中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今年3月20日,NOIP主办方CCF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声明,指出为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本学会已向全社会承诺,在NOI竞赛举办期间
不收竞赛费
,
但
参赛人员的餐饮费、住宿费、交通费、意外伤害保险费、社会活动费以及其他必要的费用需要由参赛者承担。
于是,在4月公布的《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教育部依然将NOI补充至名单中,有消息称,CCF将会出具一份新的比赛通知,新赛的初选形式将有所变化。NOIP2019山东赛区初赛预备(预报名)通知显示,今年的名称可能用两个名称比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等级考试和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形式由之前的笔试改为计算机网络考试。
只不过比赛面向对象变为高中生。
No.4
NOIP与编程教育的未来前瞻
如今,NOIP的暂停是否会影响参赛学生今后的升学?
因此,业界对于NOIP的后续发展大致认为,一种是,NOIP暂时停办只是为了进行调整,相关联赛会在在去除掉“全国”和“竞赛”字眼,
规避合规问题
后正常举办;另一种是,停办传统竞赛,
向等级考试转型。
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与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对接的,因而NOIP同时肩负着选拔国际信竞国家队的责任。
这样一项重要的选拔活动不会轻易停摆。
但是,相关部门肯定不愿意看到“信奥”成为新的“奥数”,因而随后也
将进一步严格对于“信奥”培训市场的监管。
事实上,如果完全“取消NOIP竞赛”,不仅是学生的升学路径直接受到影响,对用赛事搭建课程体系的编程机构而言,也将带来新的难题。
在竞赛监管趋严的政策背景下,编程教育未来的出路在哪里,真的很难说,毕竟还有太多的未知因素可能发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