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新华社柏林5月5日电 德国和巴西研究人员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一种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寨卡病毒的新方法,这将有助病毒研究及疫苗制备。

2015年5月以来,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国家大肆传播,疫苗研制迫在眉睫,而在实验室大量培养病毒是量产疫苗的重要前提。

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目前医学界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和白纹伊蚊幼虫细胞作为培养病毒的细胞宿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下属复杂技术系统动力学研究所专家则选用BHK-21细胞系(幼年仓鼠肾细胞),并使其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研究发现,BHK-21细胞系非常适合寨卡病毒增殖,但不同地区的寨卡病毒分离株感染细胞后病毒产量存在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毒株都能高产。

在现有培养环境中,寨卡病毒所属的黄病毒在每个宿主细胞中仅能形成约10个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在每个宿主细胞中可形成数百个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因此,若想高效生产寨卡疫苗,要么寻找更高产的细胞系,或者在提高细胞浓度上下功夫。

如今,研究人员已将细胞浓度提高至传统培养方式的6倍,还通过调节生物反应器中温度、氧含量及酸碱度等方式,创造适宜病毒增殖的环境。经过近两周培养,研究人员从每毫升培养液中收获4000万个有传染性的病毒,足以开展大量病毒学研究。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人们早已成功利用BHK-21细胞系生产兽用疫苗,但其能否用于生产人类用疫苗仍需进一步研究。不过,有了“量产”病毒的新方法,已能对寨卡病毒进行传染病学、病毒学的深入研究。

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通行证注册 产品答疑

霍金:人类必须在100年内逃离地球 否则将会灭亡

2017年05月06日 09:18

南极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最大的冰架可能会因此崩塌

2017年05月06日 10:15

尼斯湖水怪再度现身:角好长

2017年05月06日 10:11

华为路由 A1 畅享版图评 网速升级背景下的小改款

2017年05月06日 11:39

华为手机夺回出货第一 奠定2017年智能手机竞争格局

2017年05月06日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