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链接
link之家
链接快照平台
  • 输入网页链接,自动生成快照
  • 标签化管理网页链接
刘润:疫情之下,我建议你认识这三个人

刘润:疫情之下,我建议你认识这三个人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


今天(3月10日),据极之美报道,一支名为The Endurance22 expedition的探险队在时隔107年后,于南极洲威德尔海附近冰冷的水面下约3000米处,发现并拍摄记录了欧内斯特 · 沙克尔顿失踪已久的“坚忍号”残骸。

为什么这个消息值得关注?谁又是沙克尔顿?

今天,我就把我20年初写的关于沙克尔顿的故事,分享给你。希望,疫情之下,能给你带去一些力量。

以下正文。




1

斯科特


人类到底是被什么力量在驱动前行?

有人说是懒惰。

是懒惰的天性,促使人们不断发明让人可以让自己什么都不做,但可以拥有一切的科技。

我不同意。你要多勤奋,才能发明出让自己懒惰的科技啊。

驱动人类前行的,是人性中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永远躁动的“求知欲”。

求知欲,驱动了探索,甚至探险。

1910年,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带领他的“特拉诺瓦号”,带着他巨大的求知欲,开始了出征南极点的探险。



1910年的南极点,是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被踏足过的地理坐标。

英国皇家地理协会希望给斯科特的第一任务,是“科学探索”;而他心中的第一任务,是“生命探险”,是成为第一个踏足南极点的人类。

这种心态,像极了很多一路狂奔的创业公司。

不过斯科特的探险,并不顺利。

他在从新西兰到南极的路上,被冰封了20多天。

这样导致他抵达南极大陆的时间比预想的要延迟,减少了准备冲刺南极点的准备时间。

抵达南极大陆后,斯科特让他的队员,连续3个星期,每天工作17小时,加紧在冰天雪地里搭建基地。

队员们精疲力尽。

斯科特带去了矮种马和当时非常先进的雪地摩托,在南极运送物资,往去往南极点的路上设置补给站。

但是因为没有经过极限测试,雪地摩托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最终被弃用。

而矮种马因为会出汗,汗液被冻成冰,差不多一半的矮种马最后死去。

最后,斯科特在南纬79°27′的地方,离原计划(南纬80°)差距67公里的地方,设置了一个最主要的补给站,放置了1吨的物资。

这个补给站,被命名为“一吨站”。

做好准备后,1911年11月1日(南极的夏天),斯科特的30人探险队从营地出发,正式冲刺南极点。

这一路,非常艰险。

斯科特用了火箭发射的策略。

30人走到一段,选择20人继续前行;再走一段,选择10人前行;再走一段,选择最后的5人冲刺南极点。



(斯科特团队冲刺南极点的5人团队)

斯科特的5人小组,历经千辛万苦,在1912年1月18日,终于抵达南极点。

但是,他们居然在南极点发现了一座帐篷!帐篷上插着一面挪威国旗!进帐篷一看,里面居然还有一封写给斯科特的信!

这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写给斯科特的。

因为充分的准备,阿蒙森比斯科特早了一个月抵达南极点,并留下了这封信。

阿蒙森希望斯科特把这封信带回,交给挪威国王。

斯科特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梦想完全破灭了。

他在日记中写道:

历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无穷的痛苦须恼——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所有梦想都消逝了,上帝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斯科特带着巨大的失望,开始往回走。

但是因为缺乏准备,他们的食物越来越少,甚至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

一个月后,一位队员死去。几天后,另一位队员无法前行。

他为了不让自己成为负担,自行走出营地,走入风雪。

余下的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也只能看着他拥抱死亡。



最后,前行离“一吨站”还有17公里的地方,他们已经没有食物、没有燃料,无法离开帐篷。

斯科特在这里写下了最后一段日记:

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

然后,他把妻子两字划去,改成了:遗孀。最后,斯科特5人团队,全军覆没,死在了从南极点返程的路上,离“一吨站”只有17公里的地方。

如果当时的“一吨站”没有偏差67公里,可能就不会有这个悲剧。

大本营团队找到斯科特尸体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用于科研的岩石标本和各种资料。

这些资料为后来南极地质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斯科特,永远消失在了南极。




2

阿蒙森


斯科特的创业公司“特拉诺瓦号”,用极端的危机中悲情死去的方式,活成了一个传奇。

那么,那个在南极点给斯科特留下一封信的阿蒙森呢?



1910年,挪威的探险家阿蒙森的“前进号”,出征北极点。

走到中途时,他突然宣布,此行的真正目标,是南极点。

为什么?

北极点是阿蒙森从小的梦想,但是被美国探险家捷足先登。他决定改变“前进号”这家创业公司的愿景和方向为南极点。

阿蒙森的创业,是有备而来。

在出征之前,他在北极圈内爱斯基摩人的驻地,生活了很久,探寻在极地的生存方法。

他发现,矮种马,不是最佳的运输工具,狗才是。

为什么?

养过狗的同学都知道,狗的身上是没有汗腺的,狗通过伸出舌头来散热。

所以,在极地的时候,不会被汗水把自己冻死。狗拉雪橇,是南极最佳的运输工具。

仅仅是这一个洞察,就足以救斯科特的命。

爱斯基摩狗一天跑28公里很轻松,所以阿蒙森抵达南极大陆后,用3架雪橇,5个人,和18条狗,很轻松地在南纬80°、81°、82°设了三个补给站,放置了3吨物资。

足足是斯科特的三倍。

做好准备后,1911年10月19日(南极的夏天,比斯科特早了13天),阿蒙森的5人探险队(斯科特是30人)从营地出发,正式冲刺南极点。

他们带了50条狗,和4架雪橇。

这一路,阿蒙森和团队坚持日行30公里。

为什么?

如果天气好的时候,就多走,容易得意忘形,过多消耗体能;如果天气差的时候就少走,也会偏离日程打击团队士气。

所以,阿蒙森像机器一样控制自己,每天不多不少,30公里。

11月2日,他们就来到了预设好的南纬82°的补给站。

阿蒙森把补给站的物资装载到雪橇上,然后在前往南极的路上,在83°,84°,和一块没有被冰雪覆盖的红褐色裸露的岩石上,设立了3个新的补给站。

这就是强准备。 前方的风险完全未知,不报任何侥幸心理,步步为营。

1911年12月14日,阿蒙森抵达南极点。阿蒙森如愿以偿,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类。阿蒙森在这里,写下了给斯科特的那封信。



1912年1月25日,阿蒙森团队5人,从南极点安全返回营地。而1月25日返回营地这件事情,阿蒙森3年前(1909年),就已经写在自己家书房的一张便条上。

惊人的计划性。

你怎么看阿蒙森和他的“前进号”创业公司的成功?运气吗?

阿蒙森自己是这么说的: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
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
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
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它是未知的,而且常常会突然降临。

你叫它黑天鹅,你叫它灰犀牛,你叫它小概率事件,你叫它什么,都无法避免遭遇危机。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强准备。

能从危机中救自己,不是政府,不是银行,不是房东。

唯一能救你自己的,就是自己。

1957年,美国在南极点设立了科考站。

为了纪念这两位首先抵达南极点的英雄,美国把科考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




3

沙克尔顿


人类抵达南极点3年后,也就是1914年,另一位英国探险家,率领他的创业公司“坚韧号”的27位创业者,打算抵达南极大陆后,完成首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创举。

这位探险家,就是:沙克尔顿。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些人好无聊啊。

在温暖的家里,和家人在一起不好吗?为什么总是用生命去冒险,用生命去证明什么呢?

是啊。那你为什么要创业吗?一定有些东西点燃了你。

点燃你的东西不同,但火光,是一样的。

但是很不幸,1915年1月,在行进的过程中,浮冰把坚韧号团团围住。



今天中国的雪龙号,可以破1.1米厚的冰,也曾经被困在浮冰里。

后来被美国的破冰船营救。那艘船也只能破1.8米厚的冰。

那你可想,1914年,100年前,沙克尔顿的船面对浮冰的包围。

然后,冬天逐渐到来,浮冰越来越厚,它们都能听到浮冰不断把船体扭曲、拉断桅杆的声音,却毫无办法。

毫无办法,那怎么办?

沙克尔顿带领27名船员,从船上搬到了浮冰上。等待夏天再次来临,浮冰融化。

这一等,就等了10个月!

你在家隔离了多久?10天?20天?沙克尔顿在浮冰上,隔离了10个月!

10个月后,浮冰融化。大家本来以为可以重新出发了。

但是因为浮冰带来的扭曲,坚韧号的桅杆倒塌了,主船沉入海底。



你可以想象当时这家创业公司所有员工的心态,与其说他们有必胜的信心,10个月后,不如说他们有的是必死的勇气。

对不起,鉴于现在的情况,你们还要继续隔离。

他们在浮冰上,又住了5个月!

怎么办?怎么办?

怪船长这个白痴,为什么把我们带来这里?怪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居然会被困在浮冰里?怪政府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实施营救计划?

怪谁都没用。这时候只有一个问题重要,那就是:怎么办?

这家创业公司的小伙伴们的心态,不是“我死在这里怎么办?”,变为了“我怎么办才能不死在这里?”

沙克尔顿决定,和27位船员一起,登上3艘救生艇,开始在冰海上寻找生还的机会。

7天后,他们飘到了一座只有30米x15米大小的“岛”上。这座岛叫做“大象岛”。

岛虽然小,但他们至少站在了地面上。

然后呢?在这里等一样是坐以待毙。

沙克尔顿决定,和另外5名船员,登上最大的一艘救生艇,出去寻找救援。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对离开的人,也对留下的人。

离开的人,可能是去送死。而剩下的人,不知道离开的人真的会回来救他们,还是找了个体面的借口,抛弃了他们,做了一次战略性裁员。

沙克尔顿,和这5位船员,在冰海中,甚至用双手划水,一直划行了16天,在气候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前进了800英里(1300多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划到了北京,还多),终于来到了南乔治亚岛。

然后呢?在这里等一样是坐以待毙。

沙克尔顿,又和其中2名船员一起,用了3天3夜,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不眠不休翻越冰川,最终在一座捕鲸站,看到了人类。

几天后,他们回到了大象岛,救出了全部27名船员。

被“隔离”700多天,将近2年后,沙克尔顿的创业公司和他所有的员工,都活了下来。




最后的话


我是在2011年第一次读到阿蒙森、斯科特,和沙克尔顿的故事。

读完,就深受感动。

我几乎是立刻,在网上买了一张去南极的船票。

2012年1月18日,也就是斯科特抵达南极点整整100年后,我在南极,与各国的后人,为他做了哀悼仪式。

疫情之下,你最希望谁来救你?

阿蒙森,斯科特,还是沙克尔顿?

1953年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埃德蒙·希拉里爵士这样评价:

如果为了旅途的速度和效率我给阿蒙森;
为了探索科学我给斯科特;
但是当你失去所有的希望,跪下来祈祷可以有沙克尔顿。


也许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不是你最希望谁来救你。

这个问题的正确问法,也许应该是:你最希望成为谁?

逆境,危机,甚至灾难,是展现、锻炼领导力的最佳时刻。

你的领导力,在哪里?

要不然,成为为了科学探索而献身的斯科特;

要不然,成为周密计划大获成功的阿蒙森;

要不然,成为遭遇困境全身而退的沙克尔顿。

抱怨,是最没有用的事情。

疫情之下,我建议你认识这三个人。

然后,你选择,成为他们其中的哪一位。

祝愿,你能带领你的公司,早日走出困境,抵达你心中的南极点。








发布于 2022-03-10 12:49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