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军改后合成旅成了解放军的基本战术兵团,相对于原来的军师团营四级编制,合成旅成了军旅营三级编制中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合成旅隶属于上级集团军,同时合成旅下辖若干合成营。
合成旅编制标准9个营级单位:4个合成营,1个防空营,1个炮兵营,1个侦察营,1个支援营,1个保障营
正常合成营编制下辖8个连级单位:3个步兵连,2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1个作战支援连,1个后勤保障连。
合成旅下辖4个合成营,其中步兵人数也就是12个连,每个连大概150人左右,整个合成旅的步兵人数也不到2000人,相对于传统的步兵师12000人,合成旅的步兵人数要少了太多,所以合成旅根本达不到传统步兵师的防御厚度,而且合成旅的步兵根本经受不了大范围的战斗减员,军事进攻的持续性自然无法维持下去。
合成旅编制其实就是以前的混成旅编制,混成旅通常是由一个步兵旅配置一定量的炮兵,骑兵,工兵,辎重兵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旅级单位,不同的是混成旅的步兵是2个团18个步兵连,相对而言合成旅比以前的混成旅少了6个步兵连。如果算上现在合成旅强大后勤维护的非战斗人员大量的存在,必然要分出部分步兵来维护安全,这样合成旅可动用的步兵就更少了。
针对合成旅的人员配置情况,可以理解合成旅的基本战术定位就是”闪电战“,利用自己先进武器装备迅速进攻,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合成旅作为主力尖刀部队迅速撕开敌军防守的口子,然后迅速推进,切断敌军前后的联系,然后再配合后续的二线部队对敌军进行大范围的包围。
由于合成旅的步兵人数太少,如果面对敌军顽强的防守,战斗减员一但增加必然会出现攻击削减,直至退出一线战斗。当然也可能会因为敌军的反突击而被打垮。可以说合成旅根本没有单独执行军事任务的能力,必须要有一支二线部队进行配合。
相对于合成营的步兵人数的少的问题,合成旅在步兵上面不足会进一步放大,因为合成旅的作战对手的级别与作战区域都是合成营不能比的,所以合成旅的军事作战必须要配置一定量的辅助部队,因为合成旅的防区的扩大必然要使用一定步兵来维护整个运输线及清剿残兵,这些任务如何让合成旅建制内步兵来完成就有点太浪费了。
合成旅的级别属于副师级,所以合成旅的旅长通常是大校或者上校军衔,当然更多的是大校军衔。毕竟合成旅的建制要比以前的团级编制要大很多,团长的标准军衔上校,所以合成旅的旅长的军衔大多数是大校。
合成旅的旅长是副师级,军衔应该是大校,合成营的营长是副团级,军衔应该是中校,至于上校军衔应该是分配给团级战斗队的指挥官,所谓的团级战斗队,就是以合成营为基础配合其他兵种而形成的战时临时编制。